第十章零星碎片(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怀真的能豁达到这样的程度?″李奇咂了下嘴,略带嘲讽地大声说道。“什么胸怀豁达?那是赖家从霍家泰那里已经知道赖仲怀在岬角湾海上死亡之后,只能做出的无奈之举!″
陈一波边说边一脚跨进办公室,看到黄确和古一明在场,向他们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李奇的声音那么大,我从电梯那边都听到了。″
“无奈之举?为什么是这样?″
“你们想啊,赖仲怀接到南洋那边打来的电话,肯定是从亲戚那里知道了他的父亲赖玉亭,病危前一直记挂着的人,就是赖仲怀和霍家泰这对双胞胎儿子。也许是赖玉亭预见到他将不久于人世,临终前想让两兄弟一起到南洋去见他最后一面。
可赖仲怀却在去机场前,在岬角湾的海边死亡了,由于无法判定他是怎么死的,赖玉亭遗产继承的事,又急于有人去南洋办理,只能听信了霍家泰的话,让他代替赖仲怀去南洋,先把遗产一事办完,才能考虑其他的问题。″
“陈队,你说的也是实情,可既然赖仲怀和霍家泰都是赖玉亭的儿子。难道不可以一起去南洋见他?″
“我估计这里面有可能出了点差错。假设赖玉亭在发出消息后,在赖仲怀****那段时间就去世了。如果他仓促间没有留下遗嘱,南洋那边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还有一个叫霍家泰的双胞胎儿子。在通知赖仲怀过去继承遗产时,就没有把霍家泰列入到遗产继承人之中。“
“嗯,这也可以说得通。可如果是这样,赖仲怀又为什么要告诉霍家泰,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我们不知道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两家经历了些什么,终究赖仲怀和霍家泰分属两姓的不同家庭,赖玉亭在临终前是否又留下了遗嘱,他在南洋的亲戚又是怎么处理的,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目前这件案子的着重点,也不必需要过度解读了。″
陈一波说完,看了看黄确,笑着说道:“我也无法回答你们。既然黄队和古一明询问了霍晓盈和赖建刚,那就让我们来听听黄队对这件案子推理,是怎么说的吧?″
“那好。″黄确笑了笑,镇定自若地说道:“虽说我们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十八年前,赖仲怀是因为什么原因,在他去机场前和霍家泰怎么见面的过程,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他们曾经一起登上过岬角湾海边的悬崖。″
“这些不是在案情分析会上,你都说过了吗?″
“是的,问题就在这里,在十八年前那件赖仲怀的档案中,曾经记录过,怀疑赖仲怀当时是和另一个人到过悬崖上,从松动岩石的滑痕和现场留下的鞋印,推测到他是被人推下崖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和带毛发碎屑的石头,就很难解释赖仲怀头顶上的骨折碎裂,是怎么造成的。″
“黄队,你的意思是原来旧档案作出的判断有疏忽?″陈一波有点不悦地问道。
“我无意推翻十八年前对赖仲怀作出的结论,只是想和大家对这个问题再从另一个角度梳理一下,找到合理的解释办法。″黄确仍然微笑着说道。
“那你说吧,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存在漏洞?″
“岬角湾海边的地形和海流复杂,露出海面的礁石和水下隐藏的暗流比较湍急。现在我们通过二号晚上发生的案件,得知当年和赖仲怀在悬崖上的那个人就是霍家泰。那他有没有可能将赖仲怀从崖上,推下崖?的可能呢?刚才就是我们几个在这里一起分析的问题。″
“你也不必藏着掖着,只要告诉我们,你的推测又是怎么样的?″
“我们都知道,如果赖仲怀是被霍家泰从崖顶推下去的,那就要考虑到当时崖底是在涨潮前,或者是退潮后这两种情况。如果是涨潮前,崖?就是干涸的。由于霍家泰的猛力一推,瞬间失去重心的赖仲怀,确实有可能头朝下坠落到裸露的礁石上,造致头顶的骨层碎裂。″
“你是说,如果是涨潮后,赖仲怀就不会造成头部那样的损伤?″
“对。″黄确淡然地说道,“不管赖仲怀下坠时的姿势是怎么样的,按崖下的礁石分布和海水在涨潮后的深度情况来看,他都不可能触碰到礁石,只能是掉落在崖底近水的碎石滩,虽然可以造致颈椎损伤,而不会造成头骨的碎裂。″
“那你说,赖仲怀坠落时,是在涨潮前或是涨潮后?″陈一波的提问似乎过于刁钻。
“我只能说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要是涨潮前崖底就是干涸的。再说,赖仲怀被霍家泰推下时的力度一定要迅猛,而且着力点必须是在身体的上半部,用力突然往下推,才会造成头朝下的姿势坠落。但即使是这样,头顶碰到底下凸起礁石的可能性也不高。″
“那涨潮后呢,又会怎么样?″
“要是在涨潮后,崖下就是深度在三米左右的海水。赖仲怀坠落时,身体就会落在水面上,触碰不到已经淹没的礁石。更不可能造致头部的骨折。
由于时间终究过去了十八年,况且尸体是在海中浸泡了几天,当时他从悬崖跌下时,是涨潮前或是退潮后,许多的情况已经无法知道了,只能把这种可性都列为可以参考的范围。″
“这就是你说的,旧档案中记录上的疏忽?″
“换个说法,即使不是疏忽,也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关键地方。你们看啊,在赖仲怀跌下悬崖后,由于无法证明当时是在涨潮或退潮,将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那你认为赖仲怀头顶的碎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陈一波追着问道。
“我和古一明曾经就这个问题有过猜测。我认为从崖顶边那块松动岩石的滑痕上,赖仲怀是不慎从上面滑跌到崖底的。可古一明认为,虽然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仍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虽然那段时间下雨较多,水湿苔滑,仍然不能排除赖仲怀是被霍家泰推下去的可能。″
“那总得有个可以接受的说法吧,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我是这样想的。不管赖仲怀当时是怎么样,霍家泰也是亲眼看着赖仲怀掉下崖的,凭他一个人的力量,即使是在涨潮前想把赖仲怀从崖?下面把他救上来,都很难做到,更不要说是涨潮后了。有可能在他下到海岸边时,汹涌的海流就会把赖仲怀冲到海里去了。″
“你认为霍家泰会去找人帮忙寻找他?″
“对,在二号案发那天早上,我和古一明勘查过岬角湾的地形,它是由陆地延伸到海里的一个尖角,那就必须有人帮忙从海角的两个方向搜索。霍家泰在附近能找到的,只有是对当地海流情况比较了解,而且游泳技术相当过硬的人,不然无法胜仼这种海上救援的工作。″
“可是,当年我们和陈队都对岬角湾附近的人,做过全面的调查,并没有找到这样一个人,就连目击证人也没有,这又是怎么回事?″李奇从旁有点诧然地问道。
“问题正在这里。如果真如我和古一明推测的一样,这个人就是应该存在的。至于他为什么在赖仲怀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后,不肯出面承认参与了海上搜索,那是不是说明,赖仲怀头顶上的骨头碎裂和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