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虞市之献(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即便已经想过这虞市不会是什么好地方,但一下马车,孟冬辞和林融霜还是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虞市虽听上去是个集市,但实际却是由一圈屋舍围起来的一块儿地。
那些屋舍离得很近,由马厩隔着,但里头却不只拴着马。
约摸是前日才下过一场落地即融的大雪,除了大门处铺着一层干草,里外全是两指厚的污泥,风过时带起阵阵叫人作呕的腥臭,马鸣狗吠中混着凄厉哭喊和刺耳的骂声,恍若人间炼狱。
车夫见孟冬辞站在原地,以为她嫌这里脏,便小心翼翼地问:“皇子妃若有事,可交代小的去办,实在不必亲身到这腌?地方来。”
“我从没听殿下提过这里,”孟冬辞没应这话,而是问车夫,“这种地方是只有临邺有,还是整个洪辽都有?”
“都有的,”车夫回说,“虽不一定每处都这么大,但咱们洪辽买卖人口禽畜的地方都叫虞市。”
林融霜插话问:“咱们别院的女侍小厮,也是从这儿买回去的么?”
车夫一怔,笑着摆手:“林姑娘说笑了,这里头的奴隶,都是最下等的贱民,莫说是皇家,就是寻常的勋贵都不会用这样的下人,只有不富裕的人家才会买这里头的人回去,男的做些苦役杂活,女的做个下等侍妾,添人口用。”
孟冬辞又问:“咱们别院里年前收进来的徐月娘,如今在莲姨身边的,你可知道?她游街之后,可是也要送来此处?”
车夫点头:“但她只是贱籍,和这些贱民不一样,价钱要贵些,这里头的人,要么是犯了事被打成最下等的贱民,要么是查不出原籍的乞丐和他们的后代。”
“我记得当时那办差的小吏说,她这样的,最贵不过两贯钱,”孟冬辞觉得气闷,抬手将帷帽拨开条窄缝,深深喘了口气,才又问,“那这里头的人,能卖上什么价钱?”
车夫掰着手指头算了片刻:“早些年我一个堂弟在此处买过一个女子,若我没记差,应是花了六百文不到,若是瘦弱些难出大力的男子,更便宜些。”
六百文,装不满的一斗米,却能换一个人的自由和性命。
见孟冬辞不言语,车夫试探着问:“皇子妃家乡没有这样的集市不成?”说罢才觉出自己问了不该问的,忙躬下身:“小的多嘴了。”
“不妨,”孟冬辞轻声答,“大煜也有人口集市,但不作买卖用,也不住在集市里,只要去集市挂名,留下画像和身份木牌给专门的管事照看,主家要人做工,到了集市后,会先与管事看过画像木牌、定好用人的年限,管事会去依照主家的意思给挂过名的人递消息,说明主家的身份价钱,若两边都觉得合适,会按年头签身契,签的年头长短不同,价钱也不同,最后就是开票子,管事和主家各留一份。”
车夫不解:“可这人若还没到用人年限,便被主家磋磨死了,那银钱可怎么算?”
孟冬辞摇头:“那票子的作用就在于此,下人在主家受了欺辱或是本身不老实犯了事,都由集市的管事出面调理,主家若随意打杀,是要偿命的。”
车夫疑道:“主家给下人偿命?那还能叫下人么?”
孟冬辞没再说话,倒是林融霜答:“因为我们大煜,是没你们这里这些上人下人的规矩的。”
孟冬辞没说,但林融霜知道,最后的规矩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是她任左相的头一年,有个老妪在孟府门口长跪不起,说是主家少爷醉酒射箭取乐,自己的儿子被那少爷当作箭靶一箭射死,可主家却只给了金银了事。
孟冬辞听闻后,立即召人查问,查出那少爷的爹是个七品官,她着大理寺拿了那人后,因大煜没有此种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