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善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兵、改良武器、整顿军纪。

    程婉蕴却觉着这都是从官府

    的角度出发的,她是受“人汪洋大海”熏陶过的,与其官府单打独斗不如发展群众啊!况,她仔细琢磨了,这事提出来不算特别出格,因为前朝多次有人做过了,在歙县,程世福对待山匪也用过。

    只是太子爷他光顾着对八旗水师痛心疾首了,没想到这一层。

    于是在这无眠的夜晚,程婉蕴心想好措辞,对太子爷说:“我睡不着,是因为知道您也有心事在身,我有个不成熟的念头,说给您听听,您看看重启沿海‘保甲’制,不行得通?我阿玛在歙县剿匪,也用过这法子。剿匪和剿寇向来是件想通的事情。”

    胤一怔,立刻就豁然开朗了,没错!除了在水师上头使劲,也应该在百姓身上下功夫,他激地将程婉蕴紧紧抱在怀里,大笑:“好一个保甲!阿婉!你若为男子,定然也到赫舍里氏谋个门客当当!”

    程婉蕴无奈地笑了笑,所以身为女子在古代就得看得开才行啊!

    为保甲?就是将士农工商都编入保甲,一般丁口立一甲,甲就立一总甲;一村立一总保,互纠通寇,获之有赏。发现海寇踪迹,并确实抓到海寇的,有赏。有点像世调侃的“行走的五万”、“朝阳群众”。

    另外,可以发展渔作为兵团练的补充人员,让水师官兵帮着训练、发放武器,遇海寇就鸣锣为号,相互接应协作,把老百姓充分发来。比如世,闽浙地区的渔各个都是传说,潜艇都敢捞,各个都想争当族谱第一页。

    程婉蕴与太子爷兴奋地夜谈了一夜,她先是抛出点子,随在太子爷自己思考的时候,慢慢向他补充相关细节,做出一副灵光乍现的模样,太子爷听完她的话也从他的角度给予完善,比如他认为直隶总督是必死无疑的,已经想好了要抄他的家,用那些银子造新式战船、加固炮台顺便铸造新炮了。

    也算这直隶总督废品回收,“取之于、用之于”了。

    两人谈都有来有往,并非她一味灌输,因此并没有让太子疑。续说得差不多了,她自觉尽了心力,已经困得东倒西歪,太子爷却好似打了鸡血,喃喃自语道:“剿灭海寇不一味防守等人来犯,一面要杜绝沿海水师官兵接济、勾结,一面还应主出海围剿,但得再设个水师总领的官职,免得各地水师提督各自为战、协同不力,若有个统一指挥作战的人,朝夕呼应、团结一致,愁海寇不灭?”

    他已经想得入了,自个披了件衣裳,自己点了蜡烛,趴在桌上疯狂地写条陈来。

    “……”真卷啊,程婉蕴躺在床榻上睡眼朦胧地看了他一眼,心想,不愧是坚持四点床二年的男人,于是倒头就睡。

    等她醒来,都快午了,太子爷早就出去了。

    来果然如太子爷所料,这消息传回京城,康熙震怒,在朝堂上甭管有关系、没关系,把文武百官全骂了个遍,气得连有个官员顶戴戴歪了都摁出去打板子,立刻就下了旨,将天津上下官吏杀得人头滚滚、菜市口成天刷血迹,连天津那个水师提督也康熙勒令押送京城审。随立即一阵官员调度,调来新的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填好,并给了太子“便宜行事”的全权,于是太子爷自然得帮着新来的总督、提督站稳脚跟,多措并举地施行强硬地剿灭海寇的措施,程婉蕴也尽自己一份心,帮着收拢难。

    她用自己的私房银子以及太子爷的私房银子,以每日一钱银子的高价雇了当地的壮丁一口气建了大约五所鸡毛房,提供一些就业机会的同时,免费提供给失去家园的流暂且过冬,并三两天就施粥、施衣一次,她希望这些百姓熬过冬天,等到春暖花开的时日。

    等一切事情都走上正轨,太子爷才下令从天津启程。他的下一站就是扬州了,因在天津耽搁了那么长时间,因此要日行千里,这间除了采买粮米菜肉等补给之物,不再长时间停留任口岸。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要出发离开的时候,顾敏身着甲胄,强撑着还未痊愈的身子一路相送,他领着孙、牵着渔村的孤,默默地跟着程婉蕴他一行人身,看着他就要登舟而去,这才大喝一声,扔掉拐杖,行了清朝操演阅兵时,高举长枪跪拜的军礼。

    这是征伐之礼,也是感恩鸣谢之礼。

    大船沿着运河往南开去,风凛冽了来,程婉蕴却依然站在舱板上眺望着他早已模糊成一个个点的身影。

    但那红樱飘荡,将永远留在她心。

    #

    半个月前的乾清宫,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上积了厚厚一层白雪,太监每天都在苦恼扫不尽的积雪,殿外露台上的铜鹤都雪堆成了白鹤,因此汉白玉石台上时时刻刻都有太监与苏拉除雪的身影。

    乾清宫殿内却是温暖如春,火龙昼夜不息,连金砖铺墁的殿内踩上去都是暖和的,梁九功端着热茶,步履匆匆地从殿外走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