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陆嘉志被他盯得毛毛的,一时摸不着头脑。

    常秀才为人随性,却意外写得一手好字,笔下楷书中正古拙、健挺有力又不失洒脱变化,颇有“颜筋柳骨”之风。

    小陆很是羡慕,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叫他尊老先生一生为师。

    他临摹的自然也是老秀才的字帖。

    但二人之间的相处素来谈不上拘谨,他于是厚着脸皮问:“先生看我做什么?莫不是我的字已经很好看了?”

    “丑、丑!”常秀才摇摇头,毫不留情地点评道,“这般丑的字……”

    一阵春风从窗外吹进来,拂过杂乱的小屋,留下一室尴尬。

    陆嘉志不由叹了口气:“学生愚钝,让先生见笑了。”

    “那就对了,晓得谦虚还有救。”常秀才闷了一口酒,又从桌上抓了一把炒花生送进嘴里,油手往皱巴巴的长衫上一抹,才继续说着。

    “这字嘛,依旧看不得,可进步很大,甚至称得上是进步神速,啧啧。”

    听见这话,陆嘉志双眼一下子亮起来,先前的不自信和郁闷一扫而光,笑开:“多谢先生夸奖!”

    他知道自己的字有进步,却没想到能得个“进步神速”的评价,对于他一个写习惯了硬笔字的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肯定。

    常秀才没搭理小萝卜头的兀自傻乐,捻着那几张毛纸看了又看,忽然眉头一拧,问道:“小子,你会作画?”

    作画……

    陆嘉志一时愣住,下意识想否认。

    然而对上常秀才那对酒气氤氲的眼,却莫名从里头看出了几分锐利。

    其实,上辈子他之所以会选择测绘专业,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学过美术,素描和工笔画都不错,虽然专业早就多用信息技术作画,但有绘画功底还是会助益不少。

    唉,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居然被看出来了。

    想了想,陆嘉志才点点头,又摇头:“不算会,从前学生病着,待在家中日子烦闷,胡乱画来打发时间罢了。”

    说得可怜巴巴的,常秀才也没什么反应,只“哦”了声。

    “作画好,作画好啊,”他喃喃道,“古来多少书画俱佳的大家,写字好的不一定能作画好,作画好而练得一手好字的,可比比皆是。”

    书画俱佳的大家……

    陆嘉志不由想到历史书上那些名家,诸如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四人并称“宋四家”,无不是于书法和作画之道皆有建树的牛人。

    绘画需要长期训练,从而掌握线条的运用,来控制自己画出心中所想。说起来,临摹字帖跟临摹画作也大差不大,通过练习也能娴熟掌握字体的结构和笔法。

    难怪他练字颇有成效。

    坚持下去,即便成不了书法大家,但写一手好看的字肯定是够的。

    反正科举考试,无需书法艺术,只需好看的字。

    —

    看过字帖,该到检查课业。

    常秀才的开蒙授课总结起来就三样:认字、自学、自学。

    这半年来,主要教了《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三四本古代蒙童常用的书,这些也是多年前常浔自个儿的用书。开始时,他先是完整读一遍,再囫囵讲解一遍,接下来书便直接扔给陆嘉志,让他不懂再问。

    对此陆嘉志没什么意见。

    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得靠个人。不就是自学嘛,他已经自学了许多年,没有半点不适应。

    但常秀才的考校还是很严格的,也如同他本人的作风一般,突出一个出其不意的随性。

    此刻,常秀才把毛纸往桌上一搁,捡起一粒花生米扔进嘴里嚼着,开始提问:“那么第一题,‘贫者地无立锥,富者田连阡陌’[1],下一句是什么?”

    陆嘉志几乎不假思索,答道:“室如悬磬,言其甚窘;家无儋石,谓其极贫。”[2]

    常秀才紧接着又抛出一题:“‘川流不息’[3],接下去。

    陆嘉志便接着念:“‘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4]”

    常秀才喊了声“停”,陆嘉志立刻停下,知道自己这题又过关了。

    根据老秀才的做派,接下来他便会提高一点难度。

    果然常秀才开口道:“‘狐假虎威,谓借势而为恶;养虎贻患,谓留祸之在身’[5],以释义答之。”

    陆嘉志抿嘴思索了两息,答:“狐假虎威,喻意凭借别人的威势来做坏事;养虎贻患,意思是纵容敌人,等于给自己留下后患。”

    “再来……”

    “还有……”

    “接题……”

    陆嘉志越答越顺溜,不但不出错,还很是不急不徐、条理清晰,尚且稚嫩清脆的童声听得人十分悦耳。

    常秀才终于点点头,面露一点笑意,眼角的深褶都微微舒展开了。

    “不错。”他说话多时刻薄,却也从不吝赞美之言,“看来你已然将这几本书都吃透了,好记性,也好悟性,是个天赋不错的。”

    陆嘉志听了这话,忍不住暗暗高兴,死记硬背于他而言的确不算难事,这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但最近几次上课,他已经很少从常先生口中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