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不过我还是想听这位前辈又说了什么,似乎有些不同。”

    “那我说了,你自己知道就好。”尚谨才猛然发觉,自己跟着韩非并未看过《诗大序》,他说的乃是后世的序,也不知与这时有何差别。

    “那你也和我讲讲你知道的吧?”

    扶苏还有些意外:“你没看过?”

    “嗯,还真没看过。”

    韩非回来的时候,便听到自己两个弟子在热烈地讨论《诗》,一时也不知做什么表情,只能轻轻咳嗽一声。

    “先生!”两个小孩眼睛亮晶晶的,一齐看向他。

    韩非笑着摸摸尚谨的头,问道:“这《诗》论完了?”

    “说完啦!先生讲,先生讲。”尚谨点点头。

    韩非这几个月一直在教授刑名之学的书籍,但还并未教过在平日里该如何做。

    “这段日子讲得也够多了,今日讲讲断狱。”

    尚谨眼睛一亮,喊道:“真的?好!”

    扶苏也有些期待,书籍与理论毕竟都是纸上谈兵。

    【宿主,你要不要反思一下?】

    「反思什么?」

    尚谨疑惑地看了一眼丹雀。

    【你还没有扶苏一个小孩稳重,这合理吗?】

    尚谨厚着脸皮回答:「没事,我年纪比他小。而且我从来就不是稳重的人,你知道装沉稳有多难受吗?」

    「你看,祖龙和先生都喜欢沉稳早慧的,我就沉稳。扶苏更需要小伙伴好不好,老端着有什么意思?」

    【……你就是装累了吧。】

    「咋了?你还不允许我有童心了?再说了,判案多有意思啊!这里一切对我来说都挺新奇的,激动一点不是很正常?」

    【宿主,你是把这当成推理了吧?】

    “你们可知道哪些有名的断狱?”

    扶苏立刻对答起来,尚谨看了看扶苏,瞄了瞄韩非,摸了摸下巴,思考了一下,陷入了沉默。

    好的,他不知道,他能编故事吗?

    韩非赞赏地点头,又就扶苏提出的一些内容加以引导指正,看向了眼珠滴溜滴溜转的尚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尚谨心虚地回答,“我能讲从前有个魏国人吗?”

    “怎么不说从前有个宋国人呢?不许讲故事。”韩非敲敲他的脑门,无奈地说,“初见时不是还说得极好?”

    “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毄一岁,复丈,高六尺七寸,问甲可论?当完城旦 。”尚谨把现代的秦简里的东西扯了出来,希望放在这儿合适。

    “这不是说的很好吗?为何说自己不知道?”韩非无奈地问。

    “不记得从哪听的了,怕说错了。”

    韩非教了尚谨这么久,也发现了,自己这个弟子那是从天上的星子到地上的沙子什么都懂,说起理论来头头是道,远超他这个年纪本该有的水平。人也机灵,也愿意学,肯下功夫,但是一论到实际,便说不出什么来了。

    他绝对不能让尚谨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相比之下,扶苏心中虽有偏向,然而门门都学得不错,也难怪君上让扶苏什么都学,俨然是按着下一任去培养的。

    「我猜先生心里我是个偏科怪,扶苏那是全面发展好学生。」

    【宿主,你和扶苏一起卷起来,说不定比得过。】

    「那还是不要了,虽说我确实好奇那些古代典籍,但是也没有必要那么卷。扶苏太卷了,连轴转的,我要是和他一起卷,那不是重回高中吗?」

    日薄西山,尚谨才跟着韩非离开了咸阳宫。

    走在路上,大事已成,两人比原先都更加安逸。

    “先生,我有个问题。”

    “你问。”韩非拍拍他的肩膀。

    “为什么你和其他大家的故事里总有宋国人?”尚谨好奇地询问,“什么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挖井得人,智子疑邻。”

    他记得当初先秦文学的课,教授还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想听当事人说说。

    “缘由许多,倒是难得有人问这个问题。一来,宋国早亡,说他们的坏话也不会有人生气;二来,宋国乃是殷商遗民,如今是周……也不能算周了,自然对他们有所偏见;三来,宋国固步自封,自然多被讽刺,好比,宋襄公;四来,宋国可有不少人自黑,孟轲,庄周,墨翟,惠施,不都是宋国人?”

    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哦,从前有个宋国人,还有从前有个杞国人,从前有个郑国人,从前有个魏国人……”

    「河南由于地处中原承受了太多。」

    翌日,尚谨正刻着竹简,听见门被打开了,抬头一看,原来是扶苏来了。

    他刚要喊扶苏,却看见一个可爱的小姑娘从扶苏身后探出头,好奇地问:“阿兄,他是谁啊?”

    扶苏介绍道:“是我与你提到过的,尚谨。”

    “尚谨?我是阴嫚,是阿父的女儿。”嬴阴嫚笑弯了双眼,开心地同他打招呼。

    “阴嫚?阳滋……”

    尚谨刻着竹简的手停了下来,愣在原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