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份证上那个少年,1992年4月3日的陆巡,家住江城黄泉路街道420号。黄泉路?!江城还有这么个街道吗?许念上到三楼,便开始紧张了。
她走到陆巡的房间门口,正想着敲门后怎么说,踌躇了一会儿,手刚抬起,门从里面开了,陆巡像是刚洗了头发,发梢湿湿的,看到她也是一愣。
许念:“你的身份证。”
说完递到他手里。
她很快转身走到自己房间门口,拿出房卡开门,试了几次都没成功。陆巡忽然走到她身后,拿过房卡,随意的贴在一处,“叮”的一声,门开了。她头都没抬的说了声谢,进了房间。
陆巡站在门口,半天笑了。
许念靠在门后,一夜心慌。
那个晚上,她洗个很久的热水澡,擦着浴巾出来,看向浴室里的镜子,慢慢的愣住了。过肩的长发,身材细挑,脸颊白皙,胸脯发育良好。按照老家的习俗,过了年就要虚17岁了。晚上她趴在床上看照片,给姜荷发过去,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的黑夜,想到陆巡就在隔壁,便对明天充满了期待,又觉得失落。一切都在慢慢发生。
睡得太晚,第二天差点迟到。
许念随便撩了一下头发,拿着帽子墨镜,拎着挎包,推上行李箱,抓着外套就往楼下跑,结果楼下一堆爷爷奶奶抬头看她。
小姜:“哎呦慢点。”
许念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
陆巡坐在大堂的椅子上,目光从她的脸颊上看过去。许念真的很瘦,双腿细长,衣服穿在身上还是显得宽大,浅蓝色牛仔裤黑色匡威,薄薄的粉色毛衣,衬得整个人很柔软。
小姜喊大家拿早餐上车。
第一站是去大理,过喜洲到双廊古镇,傍晚去沙溪古镇呆一晚上。行程很满,或许都是年纪大的老人的缘故,节奏比较缓慢。在大理待的时间不长,只是大巴车停在洱海边上,大家拍了些照片。
许念站在海边,给姜荷发短信:“还是自己来玩比较好,感觉只是经过了一下洱海,没有看到它真正的样子。”
发完短信,看到陆巡在一边抽烟。
许念的目光只是轻轻的在他身上停了一下,陆巡似乎察觉到,很快转过脸来,眸子深谙,咬着烟淡淡一笑:“不认识了?”
她只是很诚实的接过他的话:“没有。”
陆巡朝远处的洱海看了一眼,他们都没有再说话,只是彼此站立在这个宁和的清晨,安静的呼吸着同一片空气。
过了会儿,小姜:“7号家庭集合了。”
他们才沉默的,不约而同地回去车上。后来去了喜洲和双廊古镇,他们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后,没有什么语言交流。午饭是在双廊古镇吃的,14个人坐了两桌,许念正犹豫要坐哪,陆巡忽然伸手拉了她一下。
许念:“干吗?”
陆巡:“坐这。”
店里比较暖和,许念脱了羽绒外套坐了下来,但还是被他刚才轻微的拉扯弄得心里发乱,那个动作好像很自然一样。
有奶奶问他们:“你俩上高中了吧?”
许念点头,说:“今年高一。”
“那你们爸爸妈妈真是,这才多大就放心让你们出来玩,我家那大孙子一个人都不敢出门的。”
许念笑笑:“可能我胆子大。”
一个爷爷问陆巡:“你们是同学?”
陆巡说:“高一同学。”
许念说:“现在不是。”
陆巡看她。
许念:“…………”
那个爷爷看着很有书生气的样子,对他们道:“我孙子就在高一(7)班,那小子不好好念书,还给我说明年一定考他们年级第一,小小年纪就诓我,还瞒着他爸妈谈恋爱,你说这孩子。”
一桌人大笑。
陆巡微低了下头,嘴角稍稍一动,拿起跟前的一杯茶水,轻轻抿了一口放下,又给自己添了一杯茶。
许念不知道想起什么,有些低落。
吃完饭有半个小时的散步时间,许念就坐在店铺的门口晒太阳,手里拿着半杯橙子饮料,看着行人走过去。陆巡在便利店买了包烟,逆着光走向她,在她身边坐了下来。
还是他先开口:“想什么呢?”
有时候你很难想象,曾经有过误会与隔阂甚至争执的两个人,可以这样平心静气的,大大方方的,像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一样说话,大概有百分之九十要归功于这场旅途。
许念扣着脚下的砖:“没想。”
陆巡玩着手里的烟盒,半晌开口:“可以抽根烟吗?”
许念拨了一下脸庞的头发,轻轻“嗯”了一声,说:“你抽吧。”然后站了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走向别处。
陆巡动作一顿,失笑。
那天的最后一个地点是沙溪古镇,许念一上车倒头就睡,迷迷糊糊听见小姜组织大家唱山歌,一个爷爷声音沧桑豪迈,她却不觉得吵,迷迷糊糊睁开眼,陆巡坐在她的旁边,低头玩手机。
许念瞬间坐直了。
陆巡头都没抬:“醒了?”
这可真是一个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