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名(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为了权臣的喉舌。只要给钱,要他们写什么,他们便写什么。不过“买参”终究是不允许的。如果告到皇帝那里,属官出了这样的事,舒荣不仅要被治一个失察之罪,还会在全天下的士人面前丢了面子。
舒婧之拿来的那三千两,是买个人情。甚至对芳卿来说,打通了朝中巨擘的关系也很划算。
官官相护罢了。
芳卿拿走了孙济海呈上来的银票,“算了,我也体恤孙御史的不易。”
孙济海表情一松,刚要再说点好话,却没料到芳卿的话还没说完:“只要您把所有买参往来的账目交给我,哪位大人、什么时候、找您写了什么,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这——”孙济海呆滞了一下,当然不肯交出这么大的把柄,“郁大人明鉴,下官可没有这种东西,就钟大人这么一回。”
“那我上奏孙御史受贿也是一样。到了陛下面前,这些证据,您交是不交?”芳卿意有所指:“您最清楚的,无中生有不难。到时候一抄家,搜出什么证据可就不是您能预料得到的了。”
这句威胁把孙济海吓得动也不动了,只有额上的汗在流。
不错,无中生有太容易了。
芳卿不见他反应,继续徐徐说着:“陛下是明君,自然不会判言官的死罪。可俗话说,’武战死,文谏死’。孙御史,也得为自己的名节考量考量,别死后还背着诬人名节,紊乱朝政的名声。”
她说到最后笑了笑:“到时候坟前都不安生。”
这已经是在“劝”他畏罪自尽了。
孙济海身上的汗都冷了下来,薄冰似的贴在身上,人像冻僵了一般。
来之前,他再三乞求了舒荣保他。因为保他,就是保御史台的面子。但现在看芳卿的态度,他又没信心了。
弹劾芳卿的折子是他亲笔写的,他也最清楚那些形容她的词句。如果她真如他所写的那样无所不用其极、阴鸷狠毒,只怕能给他留个全尸都算好的。
半晌,孙济海泄了气:“我写,我写,我都交待。只求您饶下官一命。”
……
芳卿得了舒荣三千两,又收下了孙济海的一千两。弹劾的奏本里指责她贪墨,倒不完全错,她当不了清官,出淤泥也很难不染。
吓唬孙济海的话是吓唬他的,她拿到想要的东西就把他放了,毕竟答应了舒荣,会帮他粉饰太平。
遵循这些腌臜的法则未必能登上顶峰;但若是不遵循,则很难不输。
只是这次,她好像能赢。
芳卿不仅拿到了孙济海自己受贿的名录,还逼他供出了其他买卖提参的御史。公主党近几年屡屡通过御史攻讦旧臣和异党,她想收集他们行贿和弄权的罪证很久了。
薛平志私吞税银的案子也有了进展。如果他倒了,永康就如同断掉一臂。
整理好证据入宫前,芳卿去给霍成烨上了一炷香。
他以前的书房改成了灵堂,她隔段时间才来看他一次,但霍行泽每天都记得打扫。
今天的香案上也放着他生前喜欢吃的蜜柑,香炉里的香没有烧完,不知道是霍行泽点的,还是九如点的。
芳卿重新烧了一炷,仔细地插进了香灰里。
“这些日子没来看你,但却没有一天不在想你。”她缓缓抬起目光,望着霍成烨的牌位,轻声对他说:“刚才也想了,收下那两笔钱的时候。”
“好像这些年,我每做一件错事,就会来找你说说。”
“因为你一定会对我说,’你没有错’。”
“以前你教我,对名节忠义,怎么能比得上对生命忠义。那时我云里雾里,现在总算明白了一些。”
“只是不知道,我现在这样是否如你期待的那样活着?”
霍成烨的牌位安静地立在袅袅青烟里,不会给她任何答案。
芳卿抬起头,重新对他说:“接下来我要走的路很危险,因为我不能再跟着公主,但也不想帮陛下。他们都帮不了我,我只能靠自己。”
“也正因为接下来的路很危险,所以我不得不和你分开,从这个家搬出去,再也不是霍夫人。”
“你是燕国的大英雄,也是我的明月光。这世上最不希望你的英名出现瑕疵的人,就是我。”
“但是夫妻同体,将来后人书写《燕史》,你的名字一定在将相列传里,而我……”
芳卿自顾说着,目光一直注视着霍成烨的名字。
她想给他编一段,若她随他写进将相列传,该是怎样的文句。可她起了个头,说了一句“妻郁氏”就说不下去了。
“事到如今,我已无所谓名节,只唯独不想负了你的英名。万一我将来被打为佞臣、叛臣,可不想因为是’霍夫人’,所以成了你在良史中的瑕疵。”
她望向“霍成烨”的眼睛里已经盛满了水光,但却笑着说:“让’郁芳卿’单独列传吧,无论去哪个录目都好,是褒是贬我自己担着。”
“至少,我们百年后还能待在同一本书里。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