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关(1/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3 情关连决回家以后,省不得要被连夫人追问:御史家的女公子怎么样,户部尚书家的千金怎么样,安都郡主是不是还在生他的气。
不胜其烦。
连夫人又说:“娘仔细想了想,你姐姐定然是想借你的婚事拉拢闻汝琴,所以才想让你娶她女儿。可闻汝琴也是公主竭力争取的高参,你不宜趟这个浑水。”
皇后一心想培植自己的势力,永康公主也想将满朝女官纳入麾下,跟她的皇帝弟弟分庭抗礼。
而闻汝琴担任枢臣二十年,身兼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是当朝女官之首。皇后和永康都想得到她的支持。
连决对此心如明镜,自然不愿掺和到党争里去,所以他说:“是,闻氏女公子娶不得。”
“所以娘说,还是舒家好,谁也不站,官声又好听。最重要的是,舒家是世代簪缨啊。”连夫人说到“世代簪缨”,语气中流露着羡慕。不过:“只有一点让娘有些犹豫。”
连夫人是平民小户出身,又是以侍妾的身份嫁入连家,因此最在意家世名节,希望儿子能娶个簪缨门第的女子。富贵是其次,权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听,清贵。
连决垂目听着,手拢却在袖中摩挲芳卿给他的丝帕,没有对连夫人说:谁也不站,才是最难保全的。
他不接母亲的腔,连夫人也只好说自己的:“婧之也在朝中供职,内阁可不是个清净的地方,又忙。你们成了亲,难道也叫你主内?”
因为两位女皇帝的缘故,大燕女主外、男主内也成了一种风俗,不过这种情况仍算少数。
连决这才停下手中的动作,抬了抬眼。
他竟不知自家娘亲什么时候跟御史家的孙女那么熟了,连名字都叫上了。
“嗯,所以这舒姓女公子也娶不得。”连决点了下头:“儿可当不了闻相公那样的贤夫。”
连夫人要教他气死。
“这样,娘,”连决笑着,一点也不着急:“儿子改日再进宫见姐姐一面,再跟她商量商量。”
“好啊。”连夫人催促:“宜早不宜迟,你明天就去吧。”
在连决的婚事上面,皇后的话语权最大。一则她是君,家人都是臣;
二则连家也不是豪门望族,往上数三代还是布衣黔首,因此十分看重帝王恩泽,一定要请天家赐婚才有颜面,所以不得不经过皇后的首肯。
连家若想光大门楣,就指着皇后这一代了。既成外戚,便骑虎难下,如果下代天子不是皇后所出,极有可能遭到清算。现在趁机累积自保的实力,也是为连决的将来着想。
所谓走为上策,连决这就没了人影。但他声称要进宫找皇后,其实却是想寻求芳卿的踪迹。
那日她说“理应不会再见”,令他琢磨了许久,也思索不出是什么意思。不论怎么理解,她都像在说他们本不会相识,也不该相识。
如此一来,他倒更加在意芳卿的身份。也只有知道她是谁,才能明白她为什么那么说。
除了好奇心的驱使,连决还存了与她争一争的心思。
她那么武断地说他们不会再见,但燕京就这么大,皇宫又那么小,怎么就不可能再见呢?
他非要再见一面不可。
要在皇宫里找人,走皇后的门路最容易。可是这事偏偏不能让她知道。
连决自己手上也有一队人马,但他也不想用。他不想让外人窥探他的私事,也觉得慢慢寻人更有意趣。
只有出其不意的相逢暗示的才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连决四处转了一圈,悠哉地打马来到了皇城里的一座小宅。
他在朝中有个好友,名叫山鹤龄,比那些宗室子弟值得托付。
山鹤龄这名字听上去是个老翁,但实际只比连决年长两岁。他十四中举,十七夺魁,隔年入翰林,年纪轻轻已经当上了内阁学士。
因为是天子近臣,日常出入皇帝的书房和寝宫,山鹤龄对宫中的事也略知一二,问他最合适不过。
连决到访时,山鹤龄正在家里写折子。
“你这个富贵闲人别只顾相思了,快来出出主意。”山鹤龄嘴上长吁短叹,面上却不见愁容,下笔也快,“唉,是个棘手的差事。”
“怎么?”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郁令君弹劾案’,你可听说了?”
连决脱口而出:“郁芳卿?”
“是。”
连决不在朝中为官,但也知道围绕着芳卿的种种传闻。他还笑称这位郁大人真是风头无两,却没想过纵使相逢应不识。
“你别笑,现在正是我在写这个覆奏的奏本,”山鹤龄拿笔指了指桌面上的草稿,“明日就得交上去。”
“一篇覆奏也难得倒你?”
“这篇难得倒!”山鹤龄拉着连决,要他出主意:“内阁七位阁员,半数以上都是公主党,闻大人她们议了,偏要我来写覆奏。”
山鹤龄兼着内阁的馆职,但只有大学士才算内阁阁员。众学士中,也属他资历最浅。尽管有幸参议,也只能敬陪末座,负责起草记录等琐碎的事。
如他所言,内阁中的公主党占了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