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对杨成武的考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勾地盯着桌上的袋子。

    对于黄安的话,他们毫不犹豫地点着脑袋。

    这六百两银子,足够他们开销很久了。

    绝地能撑到大哥回来,甚至,等大哥十天半月后回来,还能剩下好多。

    世面上一斤上好的白面,也才三四文钱,一斤羊肉差不多在十五文钱左右,这些银子,绝对够了。

    黄安虎目扫视众人,将银子往中间一推,然后盯着杨成武!

    “我离开后,这些银子都交给你掌管,充当你们的日常生活、采购所需!饭菜方面,不需要吝啬!将账目记好,每日花销都记上面!”

    杨成武看着黄安眼中的信任,心中感动,脸上都郑重了起来。

    他朝着黄安,重重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大哥放心,我一定保管好这些银子,让我们的人安顿下来!”

    黄安很满意杨成武的态度,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将银子递给他。

    他没说派人监督,没专门叮嘱他们,不能乱花银子的话。

    他就是让杨成武自己决定。

    这既是表明自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御下理念,也是对杨成武的一个考验。

    他在自家废品厂,管了好多年的账本,从小耳濡目染,对数字,尤其是账本,很敏感。

    杨成武他们会不会弄虚作假,贪墨银子,到时候他一看账本,便能知晓。

    将银子给出去后,黄安又叮嘱了一些安全上的问题,方才让众人离去。

    等人离开院门之后,黄安探头,左右环顾,往院内看了几眼,没有找到想找的人。

    他喊了一声。

    “小草!”

    下一刻,屋外传来叮当声,随即就是急促的脚步声。

    “四爷!”

    穿着一声新衣裳的小草,跨过门槛,走了进来,怯怯地看着黄安,等待他的吩咐。

    “明日一早我就去幽州城了,约莫十天后才会回来一趟。”

    黄安说着,站起身来走了过去。

    等靠近小草,伸手往怀中掏了掏,掏出两大把铜钱,放在身边的桌子上。

    约莫五六百文,已经不算少了。

    他沉吟了一下,叮嘱道:

    “这些天你就往来大坡和下林寨我们这里,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留意下,记在脑子里。等我回来,你再告诉我,可好?”

    小草低头颔首,乖巧道:

    “是,四爷!”

    黄安满意地点了点头,抬步向自己的屋里走去。

    “桌上的钱你拿着,若是有需要的,自己去买。但不要一个人去城里,跟着寨子里其他婶子,或者采买的车队去!”

    黄安叮嘱完,直接关上了门。

    不论在哪个世界,不论是什么时候,丢小孩儿,尤其是女子的事情,都是非常多的。

    这幽州本就是边州,治安环境一向不好,姑娘家的,一般很少出去,尤其是一个人,还是去陌生地方的时候。

    小草在原地呆愣良久,小心翼翼抬头看去,见桌上留下的好大一堆铜钱,心中一颤。

    有心想要冲进去,还给四爷,可想了想,还是停住了脚步。

    她不知道为什么四爷不拉着她睡觉,做那可怕的事情。

    但她知道,四爷是好人,天底下最好的人。

    这些铜钱,除了她爹娘卖她的时候,她从没见过这么多。

    而现在,这些铜钱都是她的了。

    她曾听说,城里的孩子都有零花钱,没想到她现在也有了。

    而且,足足好几百文。

    第二日凌晨六点半,天色已经发亮。

    下林寨山坡下的广场上,人山人海。

    不仅仅有黄安李老伯他们,还有丰安、汾县两县要去幽州的人群。

    总人数估计超过了一千一百人。

    这个月负责护送任务的,是下林寨三当家——徐坤。

    只不过,现在四兄弟凑在一起,都要去幽州。

    得益于和黄安的关系,余茂、罗兴、徐坤三人,都能去赵敦大人的府上喝上一杯贺酒。

    他们这次也算是沾了黄安的光。

    此行黄安带的人不多,就手下那十五个什长,还有三十多个兄弟。

    罗兴余茂两个人带的人更少,就两个手下。

    至于三个徐坤,由于有护送任务,所以他的手下兄弟,基本上是倾巢而出。

    从汾县到幽州城的路,太过难走。

    所以黄安他们今天将近七点,天色大亮了才出发。

    广场中人群泾渭分明的分为两拨。

    黄安、罗兴、余茂三人,和李老伯一起,带着将近七百多人的队伍,先行向落杨坡而去。

    他们根本就没管那些去幽州的行人。

    这个职责,是三当家徐坤的。

    收银子的不是他们,有护送职责的,也不是他们。

    而且,双方人马构成不同,赶路速度至少相差两个档次。

    黄安他们一行人,除了李老伯一人之外,都是壮年人。

    而且基本上都是轻装上阵,除了马料、食物之外,行李都没有多少。

    哪怕是其中的十五六个女子,也是以年轻女性居多,一个个常年干粗活累活,手脚麻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黄安他们人傻了才会跟着后面那些累赘一起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