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2)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凤娓面色讥讽:“他以为我这么肤浅么,就凭他站出来指责一下我就会选他当驸马。”
沈朝淡声:“大约是他自己这么肤浅,由己及人,才会这样做吧。”
凤娓深以为然:“对了,你查一查京兆府尹马大人,我怀疑他和汪家有联系。”
其实这几人送京兆府还是大理寺,差别不大,可在沈朝要把人往大理寺送时汪序却坚持把人送京兆府。
“当时微臣还没注意,让郡主一说,现在想想的确不太对。”沈朝拱手,一脸佩服地道:“不瞒郡主,微臣已经着手调查汪家,没注意到马大人和汪家有来往。若非郡主明察秋毫,可能就要漏掉他了。假以时日,又会是朝廷一蛀虫也说不定。”
凤娓很俗,就喜欢别人夸她,可是从小到大别人大都夸她美丽,夸她聪明的人大都是长辈或者宠她如女的皇上表哥,沈朝这样一个聪明人夸她明察秋毫,凤娓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
她欢喜得眉眼弯弯:“其实也不一定。”
“不,”沈朝认真道:“微臣觉得郡主说得很有道理。”
那几人被关在牢房里,见到凤娓等人,他们立即拥到围栏处求饶。
凤娓道:“现在求饶啦,说的时候不是很起劲么。”
“郡主饶命,”一人指着断了腿躺在地上的人道:“都是他在说,我们几人还劝他慎言。”
凤娓从头听到尾,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你们放心,一会儿会有大人来审理,若是无辜,大理寺也不会冤枉你们。”
“多谢郡主多谢郡主。”
凤娓来大理寺就是为了让大理寺的人查一查这几人背后是否有人指使,既然沈朝已经知道,她也就懒得插手,直接交给沈朝和李大人便是。
从天牢出来,李大人和颜初已经等着了。
雨势渐小,李大人与沈朝亲自送凤娓上车离开。
目送马车走远,李大人长声道:“福阳郡主不愧是靖安大长公主的女儿,都有一颗侠义心肠。”
想到什么,李大人扭头问沈朝:“我若没有记错,沈大人能保住侯爷爵位也多亏了靖安大长公主吧。”
沈朝颔首,当年他父亲突然病逝,他又未长成,他叔公一家便想夺了他的爵位。
他们一房势弱,没有撑门户之人,而叔公一家虽说没大出息但也有人在朝中任职。
若由叔公一家袭爵,虽有些不恰当,但也不是不行。
无人撑腰,他与两个姑姑几乎都已经放弃,却不想靖安大长公主站了出来替他说话,如此他才能袭爵。
不仅这样,在他大姑姑被人退婚后也是靖安大长公主主动上门替他姑父求娶他大姑姑。
靖安大长公主对他,对大姑姑甚至是宫里的惠妃娘娘都有再造之恩。
是以他明知道程语那番话是替他着想,但他还是反驳了,甚至和程语争执了两句。
“对了,”李大人一拍脑门:“京兆府尹你查得怎么样了?”
沈朝:“快了。”
程家。
得知沈朝派人送了礼物来,程语的母后程大夫人郑氏特意过来询问。
沈朝派人送来的是一支玉簪,雕工精细,是件珍品。
郑氏感慨道:“幸好为娘早早替你定下了亲事,不然现在你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夫婿。”
程语神色淡淡:“这可不一定。”
郑氏皱眉,打量女儿这才发现程语面带冷色。
“怎么回事?”
程语不说,郑氏便追问丫鬟,可丫鬟只知道两人吵了嘴,却不知具体是为何。
郑氏听了不信:“沈朝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不是会和未婚妻吵嘴的人。”
程语心中本就有气,一听这话忍不住道:“那说明自诩眼光好的您也有看花眼的时候。”
听出程语的不满,郑氏摒退丫鬟,好声好气地询问到底发生了何事。
母亲缓和了语气,程语便把事情是说了。
“你这番话没有错,可我告诉过你,靖安大长公主对沈家有大恩,沈朝听了会反驳你也是情有可原。”郑氏拉着女儿的安抚道:“再说他不是主动送了礼物过来嘛,这就是在向你道歉,你也别太拿乔。”
程语低声:“娘,我不想嫁他。”
郑氏沉脸,语气骤然严厉:“那你想嫁谁,二皇子吗?”
程语张了张嘴,最后沉默下来。
福阳郡主素来是京城的话题人物,是以当有人说福阳郡主养了面首,这个消息立时如星火燎原般,传遍了整个京城。
齐星星:……
齐星星不敢耽搁,也不敢装做什么都不知道,匆匆赶到了公主府,准备负荆请罪。
婢女将他带至一处花园。
远远瞧见凤娓,齐星星一拍大腿,哀嚎出声:“我的姑祖母耶……”
凤娓嘴角一抽,这跟哭丧有什么区别。
齐星星不知道凤娓心中所想,他跑到凤娓面前,正想解释,忽然觉得不对。
花园里不止有他姑祖母,还有一个绝色琴师以及前两日在茶楼遇见的颜初。
琴师在弹琴,颜初在舞剑。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左拥右抱,他姑祖母真是在养面首吧!
那他还要负荆请罪么?
“你来干嘛?”凤娓没好气地问,嫌齐星星打扰了她晒太阳。
“我……”
“郡主。”叠云疾步而来:“大夫人和她舅母过来了,提了不少礼物,好像是想向郡主提亲。”
“提亲?”躺在美人榻上的凤娓坐直,疑惑道:“难道她们没有听到我养面首的消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