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申时。

    黄达能和李东来等一行人欢欢喜喜地进入县衙,被刘良带进花厅,十几人和一堆礼品挤在一处,不由得大眼瞪小眼。

    “乐县令这是?”黄达能问。

    “早跟你说别送!别送!”李东来后悔道。

    黄达能:“是你找上我家来的,现在又来怪我?”

    “我这不是一时糊涂吗?你怎么不劝着点?”李东来声音蔫蔫的。

    黄达能:……

    真不能和读了书又善经商的人讲道理。

    听到衙役传口信,花厅众人才安静下来。

    退出一条通道,让乐尧上座。“感谢大家挂念我的一双儿女,可无功不受禄,诸位还是把东西都带回去吧!”

    黄达能和李东来:“好。”

    除黄达能和李东来的其他人:“官人就收下吧!”

    场面一下子诡异起来。

    乐尧先礼后兵。“如果各位不想带回去,那就折成银子,留作捐赠,正好县衙打算趁着农闲,召集各乡民修建防洪、灌溉工事以及清理北彭山乡边的野兽。”

    富户乡绅们:

    乐尧差李业成把没有取走的礼品折成现银,由黄禄一一登记在册。“明日将在县衙外公示诸位的善举,我替安南县父老乡亲们感谢各位。”

    通过发粮之举重塑了官府公信力,再到招募临时衙役和副主簿,无论是乡民还是县里的百姓,对县衙公示的内容都上了心。

    马上就入冬了,能多准备点粮食总是没错的,万一县衙又有什么好差事呢?

    是以,一大早就有人守在衙门街,看到卯时过后县衙门打开,两人捧着纸张和浆糊走了出来,后头跟着一队差役 ,看样子又是往各乡跑一趟,一个个两眼放光大步走上去。

    “这次又要招募什么人?”好事者问。

    “如果还招衙役就好了!”

    “为什么?又没有银钱,听说还要挖地。”

    “没有银钱但是吃得饱啊,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还能把自己的晚食带走和家里分享,这种好事到哪里去找?”

    “一日三餐?顿顿有肉?”其他人听到也来劲了。

    “那可不!下个月还会发粮食,马上入冬,吃得饱才能熬过去啊!”

    “说的也是。”

    说着就来到告示前。

    “按照要求挖好沟渠,每人都能得三十斤粮食?”说话者难以置信地问。

    “我没有听错吧?”说完挤开前面的人群,想要一探究竟。

    “哎,别挤!他说的没错!”前头的人忙喊。

    招募乡民告示旁还有一张善人榜,罗列了富户乡绅们为此次行动捐的银两。

    所有银两将用于奖励各乡乡民中表现最佳的三人,依次得十两银、五两银、二两银。

    此话一出,围观的人都疯狂了。

    “官人,我要报名!我要参加!”一个个都跑向县衙,朝差役大喊道。

    廖三笑着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想要参加的人回到乡里找乡长报名,明天我们衙役会主动上门安排差事,早点干完就可以早日领到粮食!”

    “那我们在县城的人就没机会了吗?”等人散开了,一男子缩着脖子靠近。

    “当然不是,县城里想要参加的人在我这里报名就是了,明天卯时一刻出发河中乡,迟到视为放弃,以后就不招用了。”

    河中乡人口大量流失,方圆十里都没有百余人,还多是老弱病残,想要把废弃的农田打理好,修建排水设施只能请求外援了。

    老乡长去了后,其子也就是之前碰到的男子暂时代为掌管,名不正言不顺,挺难办好差事的,乐尧考虑再三,决定派廖三督办。

    廖三看起来大大咧咧,行事还是极有条理的。

    至于李铁牛,则需要协助蒋县蔚熟悉北彭山地界,后期才好分头行动。

    “乡长!乡长!不好了!”

    山头乡李乡长,也就是李铁牛的大伯:“发生什么事了?快点说!”

    来人大喘着粗气:“现在!河头乡、河中乡、河尾乡、水来乡、雨足乡都在挖沟渠修河道,听说每家每户都出了一个人,到时候完工了每人可以领三十斤粮食,做得好的还有银子赏!”

    李乡长大惊:“山中乡和山尾乡呢?”

    “没有消息。”

    “等铁牛回来我问问,按照新县令的性子,不可能单单把我们三个靠山的乡撇开。”

    “就是啊,要说安南县几个乡里,就数我们三个乡汉子最有本事,上次招衙役就选了最多,这次挖沟渠修河道这种小事,怎么就不找我们呢?”

    “你别着急,我有了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第二天入夜,李铁牛才驾着车回到家中,李乡长披着外衣摸黑来到他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