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战王徐寨前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虽然大队人马已经撤离了,但是莱州府城,作为大明唯二的府城,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齐岐山并未离开。


     他是准备,继续带领治安军的人手,驻守在莱州府城内的。


     这倒不是说,他有什么节操,准备来一个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之类的戏码。


     如今,大乾的人才稀缺,楚行是不会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的。


     之所以没有跑,是因为大乾上下,都觉得,这明军还没来呢,大家伙就一股脑的都跑了,太损害大乾的天威了。


     再者,万一明军最终压根不对莱州府动手,那岂不是成了笑话了?


     撤离、疏散人民群众,只是为了防止万一,做最坏的打算。


     而事情最后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说实话,谁都不知道。


     齐岐山,想着带领治安军坚守到最后一刻,而城内的那些士绅大户,则想着怎么迎接王师。


     当然,他们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他们是没有胆子说出来的。


     如今已经是冬天,天气变得寒冷的厉害。


     不过此时,青州府和莱州府两个地域,却热闹的很。


     大战将至的消息,根本无法隐瞒,很快便传遍两府之地,因为频繁的战争,导致各地物价飞涨,甚至整个山东,河南,南直隶都受到了影响。


     很多消息灵通的人,尤其是官方人士,都知道了山东那边儿,出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贼子楚行,竟然敢称王建制,并且汇聚大量的兵马,割据一方。


     而且,他们还知道。


     山东巡抚,余大成已经升起雷霆之怒,集结十余万大军,甚至对外公然宣称,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准备彻底剿灭这支反贼。


     当救民军与大明官兵将战争发酵到了这种地步,实际上,早就不是小打小闹了。


     大量的物资涌入山东,早就影响到了诸多地方。


     甚至江南很多繁华地带,消息灵通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开始公开讨论救民军了。


     救民军与任何一支反贼都不一样,他们有他们的政治纲领,有他们严密的组织机构,让很多有识之士重视他们,杨鹤之子曾经公开上书,说救民军乃是天下之大害,甚至其危害程度,还要超过西北的流寇。


     当然了,有见识的人永远占据少数,朝堂之上聪明人倒是不少,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张口了。


     崇祯当政以来,很多做法已经寒了士大夫的心。


     大家都开始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当官。


     摸鱼摸鱼不香么?


     跟朝廷,跟崇祯皇帝,谈论救民军的危害,他万一让你去解决怎么办?


     杨鹤不就是跟崇祯喊了几句元气论,就被崇祯发配到了西北了吗?


     再看看崇祯给了杨鹤什么支持呢?


     一个三边总督而已。


     一个空壳子总督,能做出什么大事来?


     大家都担忧跟杨鹤一个命运,所以即便是看出了,救民军的威胁,也不愿意跟杨鹤父子一样,跟崇祯大放厥词。


     当然,也有些愚昧之人,觉得救民军,竟然敢公开开国称王,觉得非常可笑。


     毕竟楚行的救民军,原型就是一个山贼队伍。


     在这些人看来,楚行他们的影响力,甚至不如当年天启年间,声势浩大的白莲教大起义。


     虽然余大成的能力,也就那么回事儿,但是毕竟十余万大军在那里的,剿灭救民军肯定没问题的。


     而且,此次余大成还带着了有杨家将之称的三杨。


     这三杨分别是老将杨肇基,以及杨国栋和杨国柱两位猛将。


     杨肇基在京师战场上,立下了赫赫功勋,在崇祯眼里是实打实的忠臣,能征善战之士。


     而杨国栋更不必提,为了对抗女真人,可谓是毁家纾难,制造战车,后来崇祯更是将通州交给他镇守,可以算是心腹之将。


     至于杨国柱,乃是杨国栋的亲弟弟,也算是猛人中的蒙人。因为杨国栋也有剿灭白莲教的经验,他深知救民军的厉害,便将自己的弟弟也召唤过来,作为臂膀。


     当然,笑谈也好,重视也罢,不管怎么说,大乾王国的事迹随着余大成的一封奏折以及山东府诸多地方官员的奏折已经是传遍了大江南北,楚行的名字也是被广为传播。


     可惜的是,这不是赛八仙他们想要的威震四海,而是被当成了一个笑话传遍九州大地。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如果大乾只是笑话的话,那么能够曾经挥兵数万前往镇压救民军。最后却是全军覆没,只能是单骑而逃的武之文不得冤枉死。


     此时,已经是被锦衣卫押送上了路,准备送往京师受审的武之文,此时披头散发坐在囚车里,侧耳听着旁边的一个锦衣卫百户道:“听闻山东巡抚余大人已经汇兵二十万余,分两路进击救民军,料想等我们走到京师的时候,恐怕那些救民军已经是被剿灭了!”


     不过囚车里的武之文听到二十万大军后,却是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冷笑!


     这个余大成也真敢说,二十万大军,哪怕是临时征召的青壮和民夫全部都算上,估计都没有十万人吧!


     他武之文就是在山东为官的,对山东的情况极为了解,他之前为了筹集兵力镇压救民军,除开他亲自招募的募兵外,从周边三四个州府,也陆陆续续征调了不少人马。


     他比谁都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