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实在是太快了、完完全全猝不及防。

    隆庆六年六月二十八号,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消息穿到京师,他直接就被五雷轰成渣渣了。

    二十八年不上朝想也别想了,能不能活二十八年都还是个问题呢。搞不好吊煤山那歪脖子树的,就是他自己了

    “那,那个找贝多芬乐谱的是不是你?”

    “应该是我,我让手下内监出去找的,后来可能就没再去过。”

    张静修奇怪:“那你怎么知道,我也是穿越者的?”

    朱翊钧好笑说:“因为大街上的黄包车呗。”

    历史上的万历皇帝本就喜欢让太监们出去搜罗东西,太监为了投其所好,自然是各种新奇的物件都有。某日呢,就带回一辆黄包车,瞬间震惊了他。

    “我派人暗中调查,后来就查到你们老张家了。”

    “那你都不给我递给信儿。”张静修委委屈屈,“我一个人,在这孤苦无依万恶的封建社会,万古如长夜、唯我是明灯……”

    “打住打住。”朱翊钧牙都给酸倒了,“不说废话了,你瞧着我‘自然选择’号上的名单怎么样?”

    静修就把她认出来那几个都说了,朱翊钧摇头:“你还没认全。”

    “漏了什么大人物么?”

    “赵士祯。”

    张静修听了是有些耳熟:“莫不是那个……火器发烧友?”

    ……

    赵士祯,明代火器专家。

    研发出“掣电铳”“迅雷铳”“火箭溜”“制电铳”“鹰扬炮”等火器,后期改进的“迅雷铳”,可以一气连发四十弹。

    “原本这赵士祯就胸怀大志,才兼文武。一次游寓京师、偶然题诗于扇上,扇为宦官所得、进献神宗,深受赞赏。遂于万历六年以善书徵,授鸿胪寺主簿。”

    朱翊钧一拍胸脯,“我可是让内监们、没日没夜在外面给我找扇子,前前后后看了没四五百柄扇子,才找到正主。”

    为的就是能够提早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好人才。

    而且鸿胪寺本就是掌朝会、宾客,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之类的,完全专业对口、毫无强迫痕迹。

    至于什么《天工开物》宋应星、地理学家徐霞客,此时还未出生,也是爱莫能助。

    至于大大有名的徐光启,现在倒是已经出生了,但是才跟朱翊钧和张静修差不多大,还在老家读书呢,想把他弄上这艘命运船、可有的费劲儿了。

    “还有陈实功,你也没看出来吧。”

    这个静修就是真不知道了,她就只认识一个李时珍。

    陈实功,是明代外科学家。在古代,外科医生的地位一直低于内科,陈实功却医者仁心、擅长使用刀针手术治疗痈疽、疔疮、瘰疬、脱疽、痔瘘、肿瘤等症,据说息肉摘除,气管缝合都能搞定。

    如此一来,这艘即将启程的大明王朝“自然选择号”上,可谓人才济济。

    “搞文学音乐的有、天文历法的有、数学医学的有、军事火器的有、政治斗争的有、思想解放的也有。”

    张静修竖起大拇指,用心良苦啊。

    你这还叫啥“自然选择号”啊,应该叫“穿越者选择号”,或者“提前看了剧本号”,才实至名归。

    “这些我爹能全都同意?”

    “大名单自然是首辅大人定夺,我随便加几个小人物而已。要不是你们家张简修去荆州接人了,我原准备也送他这个福气的。”

    张静修立刻就想起来了:“我翁翁奶奶,也是你让人接的?”

    “这是照顾张居正的名声、为了不让你们家显得太过突出、更招人记恨,我特意精心设置了好几个条件呢。”

    什么十年没有回过家的,父母都已年满七十岁了,说白了就是为张居正设置的萝卜坑。

    “总之,张文明的事能拖一日是一日,实在不行,就算要夺情,也不能那么干。”

    其实就算非让夺情,也应该先让张居正回家安葬父亲,再请他夺情回来。而不是直接就在京城限制舆论、大搞夺情。

    这个事最后闹那么大,张居正自己固然错误很大,李太后和万历皇帝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心。

    愣是把人高高架起、也不管人死活,不是政治智商太差、就是故意的。

    “不是蠢就是坏,要么就是既蠢又坏。”

    如今既然他做主,张家还有一个大大的内应,吴中行他们四个又被他直接打包打发去美国了,形势一片大好。

    “可是……”张静修却还有一些不安了,“吴中行他们只是台前打手,若是不能把主谋翻出来弄死,打手只会一个接一个。”

    没了吴中行,还有李中行、王中行,朝中臣子这么多,哪里找不出几个刺头儿。

    “张居正夺情事件,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