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爹造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和商鞅、王安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改革家。

    当千年难得一遇的改革家,遇到三千年难得一遇之变局,可谓棋逢对手、火花四射。

    这一路上,张静修觉得两颊绯红、手心有汗,想来是激动的。

    等穿过游廊,进了正厅,只见面前一个英俊的长须大叔,剑眉入鬓、器宇轩昂,听到声音,放下茶盏看了她一眼。

    就这一眼,穿越五百年的光阴和岁月。

    张静修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这个感觉太熟悉,这不就是见到爱豆的心情么。

    此时此刻,她真想一把握住偶像的手。

    “哥哥,我是您忠诚的粉丝,您给我签个名儿吧,签我衣服上就行!”

    不过,尚存理智的她还是恭恭敬敬行了礼:“父亲。”

    “听你娘说,昨日你病了,可好些了。”

    “女儿并没病,身子也好着呢。”

    张居正微微颔首,指着院中的单车,张静修忙道:“昨日女儿和四哥出府一趟,途中略有些眩晕,不知怎的,醒来就瞧见这个了。”

    “听说你会使这物件。”

    “正是。”

    张静修就跟动物园搞杂耍的大熊似的,又上车骑了一圈。

    她穿的是明朝女子的马面裙,女孩子都知道穿裙子尤其是长裙不适合骑单车,容易绞进车轮里,静修可不想第一次见偶像,就摔个大马哈,因此格外小心。

    张居正眼睛一亮:“竟是如此。”

    “父亲。”她趁热打铁,“梦中有仙人指点女儿,说这叫自行车,可日行二十余里。”

    四哥此时也凑了过来:“不过是奇技淫巧而已。”

    张静修瞪了哥哥一眼,什么奇技淫巧,这叫生产力知道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张居正亲自上前拨弄了一番:“你们觉得这是什么道理?”

    刚刚高考结束没两天的张静修,此时上知天文运行原理、研究黄赤交角,下知有机无机反应、配平化学方程。

    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内可飘逸古诗词,外可流利说英语。国家发射卫星我能抬头计算位置,坐公交都能不自觉感受摩擦力……

    这还不是小事一桩。

    “轴承,还有杠杆。”

    张居正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这不难解释,只是这所谓的自行车到底是什么材质,怎能如此坚固、又如此轻便?

    见方才女儿骑的轻松,他此时也想上去一试,不过他这身份多少有些不体面,就让几个小厮试一试,果然都失败了。

    张静修讲了几个要点:“其实也简单,仔细学一学练一练,一两天定就会了。”

    张居正点头,吩咐说:“找几个铁匠木匠,会修马车的那种,让他们照此仿制。”

    张静修心里高兴,其实真正的现代自行车、差不多也是19世纪在英国被设计改造完成的。

    1861年,上海第一次出现自行车。

    1897年,上海南京路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末代皇帝溥仪作为唯一一个会骑自行车的皇帝,就为了在紫禁城里畅行无阻,把好多门槛都给锯了。

    说不定这一辆远道而来的单车,就是那蝴蝶的翅膀,扑腾一下就能改变这个中国呢。

    “父亲。”张静修撒娇说,“方才女儿答对了问题,想要个奖赏。”

    “你想要什么?”

    “嗯,我过几日想去洋行瞧一瞧,看看有什么新奇物件。”

    方才从四哥口中她已知道了,如今北京城内有好几家洋行,专卖些进口的稀奇物件,有权有势的人家也都喜欢采买。

    见自家亲爹点了头,张简修忙狗腿说:“那我陪妹妹去吧。”

    张居正几个儿子,读书虽远不如他这种百年不遇的天才,但多少还能读的进去。

    唯这个老四,顽劣不听话,想来科举上是不成的了,张居正对他也一向是疏于管教,总归日后也少不了他一份荣华富贵。

    “滚吧。”

    “好嘞,多谢父亲。”

    有了亲爹发话,也不必再等几日了,第二天张简修就穿的人模狗样的,倚着她房门吹了声口哨。

    老二嗣修、老三懋修,一左一右站在旁边。

    “二哥三哥四哥好。”

    张静修是独生子女,这还是头一次觉得有哥哥真好,又威武又有面儿。

    “二哥三哥今日不读书么?”

    这两位日后可都是要中状元榜眼探花的,虽然因为亲爹主政,这状元的含水量不少,颇有些举贤相当不避亲、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但现在多少也得做出个样子是不是。

    “先生有事,今日就不上课了。”

    “那大哥呢?”

    张简修翻了个白眼:“大哥才不与我们一般厮混呢。”

    张家五子,大哥敬修,老成持重,有长兄的风范。

    二哥嗣修、三哥懋修,生的如同双生兄弟一般,只是一个话多、一个话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