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就是要在叶家兄弟面前争口气,至少抢半个徒弟回来。
      
              
宋濂摸了摸鼻子,也只好顺着他师弟的心意崭露锋芒。否则以他师弟的性子,说不定会为此事阴阳怪气他一辈子。
      
              
李善长先狠狠瞪了完全没注意到他的眼色的李保儿一眼,找借口暂时离开,去堂后吩咐人将今日之事告诉马夫人,然后亲自端着笔墨纸砚回大堂中。
      
              
朱文忠你愣着干什么!和我一起记录他们说的话啊!
      
              
李保儿使劲点头,哦哦哦哦,记录记录。
      
              
在座的八个文人微微一笑。比起吹捧,李善长和这位小兄弟一言不发直接磨墨做笔记的动作,更让他们感到被尊重。
      
              
叶铮的三位弟子道:“可否借与我们一些笔墨?”
      
              
李保儿使劲点头,然后使劲摇头:“不是借,用,用,随便用……啊,我这么说是不是没有礼貌,文人间该怎么说来着?”
      
              
叶铮的三位弟子忍俊不禁:“小兄弟无需太紧张,我们三人有以下田耕种为主业的,有以行商走贩为主业的,有以为人评理调解纠纷为主业的,都算不上什么正经的文人。”
      
              
李保儿的结巴这才好些。
      
              
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把笔墨分给三位年轻的文人,一起记录笔记。
      
              
另一边马夫人得知了此事。
      
              
她放下手中逗弄三儿子的拨浪鼓,沉思了一会儿,笑道:“我知道了。让李先生不用担心,标儿这人傲得很,他不会轻易拜师。”
      
              
只要标儿不当场拜师,之后的事就好解决。
      
              
传话的人离开,马夫人轻轻叹了一口气,表情又是骄傲,又是担忧。
      
              
她骄傲的当然是陈标的出色被大文人们认可,担忧的是那“弱冠之年方可归位”的预言。
      
              
还有十几年呢,标儿那么聪慧,他们真的瞒得住吗?
      
              
马夫人摇摇头,将心中担忧压下,起身去书房,给朱元璋写信。
      
              
马夫人很了解陈标。
      
              
当传话人将马夫人的话悄悄告诉李善长时,叶铮等人正中场休息,喝茶润喉,顺便问陈标可有师承。
      
              
陈标虽多是提问,显露的学识很有限。但他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已经能窥见其能耐。
      
              
在场的几位大文人在更加欣赏陈标的同时,又有些担忧,这孩子是不是已经有大贤教导。
      
              
遇到晚辈,问其师长传承是很正常的事。他们一点都不急切,一点都不上赶着。
      
              
没错,就是这样。
      
              
陈标犹豫了一会儿,咬了咬他的小乳牙,跳下椅子拱手道:“小子未有师承,将来也不想有师承。”
      
              
宋濂等人惊讶极了,李善长更是惊得把笔都掉了。
      
              
宋濂皱眉:“为何?”
      
              
陈标斟酌了一下语言,决定表现得狂妄一些。
      
              
经过观察,陈标已经察觉,水心先生的后人和语文书上的大佬都有收他为徒的迹象。
      
              
暴露他神童而不是神仙童子之名,其实没什么。
      
              
普通人身边的天才少,但放眼全国、放眼整个华夏历史,天才神童数不胜数。
      
              
看看史书中的天才们,虚岁三岁吟诗,四岁作文,五岁辩经,六七岁登基成为一代雄主,八九岁位极人臣,十一二岁都可以出将入相了。
      
              
就算是后世小说中所谓的“照相机记忆”金手指,在每个朝代的状元榜眼探花那里,几乎都是标配。
      
              
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你凭什么夺得魁首?
      
              
陈标他爹陈国瑞说了,陈标只要不说漏嘴,显得再聪明,朱大帅都不会忌惮他,顶多培养陈标成为大帅嫡长子的左右手。(陈标:然后太子一死,我全家陪葬是吗?)
      
              
陈标虽然老吐槽和埋怨陈国瑞憨厚老实傻白甜,但他爹应该还是比他更熟知这个封建社会的规则。陈标相信陈国瑞。
      
              
但陈标间接性被害妄想症发作,认为这几个大文人收他为徒,朱元璋就不一定能忍得下了。
      
              
朱元璋麾下无有名气的文人。好不容易来了几个大文人,朱元璋肯定会把大文人配给朱家藏起来的嫡长子当老师。
      
              
这也是为未来的太子造势的一环。未来的太子的身份可以保密,但声势一定要先造起来,否则将来难以服众。
      
              
结果这几个大文人一来,就赶着收朱元璋下属的儿子为徒。这算什么事?就算他们之后又收了朱太子当徒弟,他陈标配给朱太子当师兄吗?
      
              
他配个(消音)。
      
              
未来重臣或多或少都会自污保命。陈标知道自己天才之名在他爹的大嘴巴下难以隐藏,决定提前来点在别人眼中很严重、但在朱元璋那里可能无足轻重的自污。
      
              
比如狂妄、不敬先贤、自绝于正统文人。
      
              
陈标拱手,表情很谦虚,语气很狂妄。
      
              
“小子观先秦百家争鸣,儒家和墨家天天对骂,墨家和道家见面就打架,道家和法家两看两生厌……即便是儒家内部,道路不同,都称对方是贱儒。”
      
              
“可他们争来争去,打来打去,却未曾想过灭对方道统,而是说服对方,哪怕是用拳头说服。”
      
              
陈标冷笑了一声,继续狂妄道。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曾与不同道统的大贤论道,吸取他派之精华。小子不才,观诸子百家,墨家尚贤,道家养民,法家用律令约束百姓,还有农家、兵家、纵横家……每个学派都有其可取之处,每个学派也都有糟粕。”
      
              
“若在先秦,小子可游学众学派,取长补短。可如今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师门如世家门阀一样成了学阀,拜师就是拜山头,必须只尊崇师长的学说,若同时认为师长对立派系的学说正确,那就是师门叛徒,人人得以诛之。”
      
              
“小子只想求学,并不想拜山头,更不想因为对方为师为长就放弃自己的思考,所以不如自学了。即便闭门造车,未来恐怕难以有成就,但落得个逍遥自在,我心不悔。”
      
              
众人表情纷纭,李善长已经捂住了胸口,身形摇摇欲坠。
      
              
不愧是我们的神仙童子大少爷,够狂妄!
      
              
李善长咽下一口老血,勉强堆出难看至极的笑容,准备拦住暴怒的大文人,让标儿快跑。
      
              
不愧是标少爷,简直和朱大帅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他已经做好了再次失去这群文人的准备。
      
              
陈标仰头,眼睛亮晶晶。
      
              
快骂我,快骂我,我已经做好被指着鼻子骂的准备!
      
              
宋濂震惊了一会儿,缓缓叹气,手在桌子上狠狠一拍。
      
              
“好!”
      
              
陈标装出来的狂妄表情凝固。
      
              
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