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种田文的极品小姑(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陆秀英拿着自己的小本本,翻看了一下,看着愣住的陆溪,问道:“还不够吗?要买什么?跟妈说。”

    说着说着,还没等陆溪说什么,她又自顾道:“对了,你这身衣服都穿旧了,给你点布票,扯点布回来,妈和大嫂给你做件新衣裳。”

    然后又把几张布票给陆溪。

    就看她分钱分票的豪横样,陆溪还真以为陆家是什么大户人家。

    陆溪知道,这些钱票粮票是怎么来的。

    有一部分是家里省吃俭用,去收粮站卖粮食换回来的,有一大部分,都是她那个当兵的三哥寄回来的。

    家里三个哥哥,除了叉烧二哥,大哥和三哥都很孝顺,陆秀英说往东,绝对不敢往西。三哥在军营里的待遇不错,他又是个孝顺孩子,自己没有什么花用,也没找老婆,所以只要手里有盈余的钱和票,全部往家里寄。

    这几年下来,陆秀英攒了不少票,她为人扣扣索索,对自己抠,对家里其他人也抠,舍不得吃好的穿的,唯一舍得的就是给闺女花钱。

    别看她现在给钱豪横,但但凡换个人来,她是绝不会这么豪爽的。

    见陆溪傻愣着不动,陆秀英赶紧催促道:“拿着呀,傻愣着干什么?”

    陆溪推辞:“我衣服还有得穿,倒是爸妈你们,衣服都打了多少层补丁了?我不做衣服了,要做就做你们的。”

    陆秀英听了,欣慰道:“我闺女就是孝顺。”

    陆溪:“……”

    话虽如此,陆秀英还是催促她拿下,快去买布。

    陆溪拗不过,还是拿了,但还是不打算给自己买。

    她可以买黑布,蓝布回来,能做男人的衣裳,也能做女人的衣裳,到时候谁缺衣服就给谁做??陆秀英知道,陆溪是不穿这两种颜色的衣服的。因为黑沉沉的,难看,不显年轻。

    最终陆溪从陆秀英这儿拿走五块钱,还有两斤的肉票,三斤的粮票,十尺长的布票。

    知道小姑明天要出门,大娃二娃两个孩子围住她,眼巴巴的看着,大娃说她要买头绳,二娃说想吃麻花。两个小孩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没等陆溪说话,就被陆秀英轰走了。

    陆秀英说:“吃吃吃,在家里吃那么多喂不饱你们的嘴。你们小姑就那点钱,天天惦记着,不像话。”

    看吧。

    陆溪安抚道:“好,我知道了,我明天会把东西都买回来的。”

    大娃和二娃散开了,陆秀英则是又偷偷给她塞了几毛钱的票子,说这是刚刚从她亲爹衣服夹层里搜刮出来的私房钱。

    陆溪:“……”

    “谢谢妈。”

    -

    第二天,陆秀英给陆溪借来村长家的自行车,让她骑着走,不用走着去县城。

    陆溪感动得热泪盈眶,试了试,然后一脚蹬着自行车就开走了。

    人情有来有往,借了人家的自行车,承了情,就得还人家的意。陆秀英一向大大咧咧,不顾及这些人情世故,陆溪要帮她把名声给圆回来了。

    虽然她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但会做人,总比不会做人要混得开,何必给自己找罪受呢?

    陆溪一边想着,脚下一边蹬得飞快。她目视前方,嘴角带笑,一副神情舒展的样子。因为专注的看路,并没有注意到她身边走过一群知青,还都是熟人。

    赵庆宇和他的伙伴们正要上工去,就看见陆溪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

    此时天刚蒙蒙亮,晨光微曦,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赵庆宇看到晨风拂起她的发丝,脸上挂着和煦的笑意,笑容比朝阳还要醉人几分。

    赵庆宇包括他身边的朋友们都愣了一下,差点没反应过来,刚才一闪而过的人,就是往日那个缠着赵庆宇的小姑娘。

    不过短短几日不见,怎么忽然就像女大十八变一样,出落得亭亭玉立了?还有,上次她特意来知青点套近乎,要接赵庆宇的自行车,被好一阵作弄,她手忙脚乱的,蹬都蹬不开,差点摔进沟里,什么时候这么熟练了?

    他们噤声了一会儿,回想起以前私底下和赵庆宇说那个村姑配不上赵庆宇之类的话,此时臊得满面通红。

    什么村姑?那模样,比城里最俊秀的姑娘还要标志。以前看不上她,那是他们瞎了眼。

    一股诡异的气氛蔓延开来,没人再说话,就连往日最烦陆溪的赵庆宇也闭了嘴巴,说什么都不对。

    -

    陆溪进到城里的时候,供销社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密密麻麻都是人。

    陆溪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供销社新进了一批奶粉,这可是稀罕物,城里的人一听,立即拿着票来排队了。

    人很多,很挤,不知道要排到猴年马月。

    陆溪的脸一下子垮下来了,单知道这个年代的东西不好买,但没想到会难买到这个地步。看来,她以后要想买供销社的东西,还是得继续赶早再赶早才行。

    旁边的大妈一看就比陆溪有经验多了,排起队来,还自己拿了个小板凳,不用站着,还能和别人唠嗑两句,端的是逍遥自在。

    陆溪琢磨了一会儿,暗忖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她,便悄悄离开,去了另一个地方。

    她知道,在这个年代里,供销社不是唯一一个能买到东西的地方。

    供销社买东西的门槛高,还难排队。而在黑市里,则要简单方便得多,就是需要冒点风险,陆溪又跑掉的把握,所以才大着胆子往别的地方跑。

    不需多久,凭着以前的经验,陆溪很快就找到了一条小巷子。

    这里的人手里或者怀里,都揣着东西,不时走动几下,鬼鬼祟祟的样子,想不发现都难。

    陆溪手上没有拿着东西,一走进去,就被一个大叔拉住,眼睛对着陆溪眨啊眨,小声道:“闺女,跟大叔看看呗?”

    然后还摸摸自己的胸口,意有所指。

    要是放在现代社会,陆溪肯定把对方当成流氓,一个嘴巴子就过去了。可此时,她也同样鬼鬼祟祟的低声道:“大叔都有些什么东西?”

    大叔悄悄掀开衣角,露出一点点黄色的晶体来:“只要这个数。”

    伸出五根手指。

    是黄色的冰糖。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陆溪正找糖就就碰见大叔了,一斤五毛,有点贵,但糖这玩意儿,自古以来就贵。

    “我要??四斤。”陆溪算了算自己的钱,一口气买下来四斤。

    冰糖有很多用处,她后面都需要用到的,多买一点不亏。这一次运气好,一来就碰见买冰糖的大叔,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大叔没想到她居然一口气买这么多,吃了一惊,随后一脸欣喜的道:“好好闺女,我都卖给你,都卖给你!”

    一般来说,会买糖的人家,家里有么有小孩,要么就是有孕妇病人,需要补身体。因为买不起价格更贵的麦乳精,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买点糖回去,煮点红糖鸡蛋水。

    大叔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一口气买四斤的,别人最多都是八两八两的买,回去都是省着吃的。

    称了一下,大叔剩下的冰糖,正好四斤六两。

    多出来的那点就当做添头送给陆溪,不要她钱了。

    要知道,他留在这里越久,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一口气能买出去四斤,不知道帮他省了多少工夫,省了多少风险,大叔乐得做这个好人。

    陆溪过意不起,多了他一毛。

    很快冰糖交易完成了,陆溪把糖放在篮子里,继续往前走。

    她想酿酒,除了冰糖外,还缺酒曲。酒曲这里怕是没有,只能去供销社买了。不过酒曲买的人也不多,她一会儿回去还是买得着的。

    逛了一会儿,除了冰糖外,陆溪没买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会来暗巷黑市卖东西的,一般都是附近的农家人。农家人里有的东西,陆家也有,不需要花这个钱。

    其间倒是被好几个来黑市逛的城里逮着问她有什么东西卖的。陆溪留意到,他们要的,一般是鸡蛋,还有糕点之类的成品。菌菇也被问起,现在还没有人工培育这玩意儿,城里人一般吃不着。

    陆溪记下来了,决定下次就来这里赚别人的钱。

    心里估摸着时间差不多,陆溪就拎着自己的竹篮,蹬着自行车开往供销社。

    如她所料,等到中午之后,供销社排队的人就散得差不多了。

    不过这个时候,好东西一般也剩得不多。

    陆溪走进去一看,发现有红枣糕、奶粉、麻花的地方挂着已售罄的牌子。

    再继续往里走,发现猪肉摊也卖得差不多了,肥肉被人挑走,一点也没剩下??这年代,肥肉更吃香点。因为不仅炼猪油能用,油渣也可以吃。精瘦的肉,不怎么招人待见。

    陆溪倒想吃瘦肉,但是价格对她来说还是太贵了,最终陆溪只买了一点下水,还有一个筒骨。

    这些都是没人要的玩意儿,很便宜。陆溪抓了满满一把,预计能够陆家吃两天,也才花了三毛钱,比肉便宜多了。

    买完了肉,陆溪又买了最便宜的几包粗盐,在同样的地方,买了一包酒曲。然后又去布行看了看。剩下的钱,她买了十尺的布,除此之外,还买了不少麻布。麻布可以纳鞋底,她留意到陆建雄和陆大的鞋子已经破得不成样子,脚趾就这么暴露在外,一看就知道穿了很多年。

    陆溪不忍心他们继续穿着这么一双破鞋子,便打算给他们做新鞋。

    余下还有几毛钱,陆溪就买了点香料,倒是不费钱,还多拿了一点。

    这玩意儿一般没什么人买,现在的人都讲究朴实,觉得买这些就是浪费钱,假做派。香料积了很多,有些都发潮了。陆溪看着售货员给她称重,然后又缠着人家多给她一点。

    售货员想了想,觉得毕竟都潮了,那就给她也没什么,不然也是扔掉。

    就这样,陆溪凭着自己嘴甜,多拿了些香料。

    她之前在别的世界里和人学过不少居家妙招,知道要怎么处理能防止回潮。

    本来差点就走掉了的,但想起还有大娃的头绳没有买,所以就又折返回去,用一毛钱买了五对头绳。这下子,哪怕大娃头上要扎十个小揪揪也是完全够了的。

    陆溪大包小包的回家去了。

    回去的路上加了不少东西,陆溪有点累了,回到村子里时,不由得气喘吁吁。

    早就知道小姑今天进城的大娃二娃早就在村头等着了,看到陆溪的自行车叮铃铃行驶过来,立即欢呼一声,尖叫着迎上去,大声叫喊道:“小姑!小姑!小姑!”

    陆溪停下来,每人给他们扔了一块冰糖。

    得了糖,大娃和二娃两人的眼睛立即眯起来笑,十分天真满足,好养活。

    “小姑。”大娃含糊不清的说:“我的头绳呢?”

    陆溪闻言,把裤兜里的五颜六色的头绳拍在她手上,“给!”

    大娃“哇呜”一声,欢快的笑起来。

    此时,二娃也不甘示弱,对着陆溪问道:“小姑,我的呢?”

    “你也要?”

    “二娃也要!”

    陆溪对着大娃示意。

    大娃不想给,弟弟又不用梳头发,要头绳干什么?但小姑发话了,大娃撇撇嘴巴,不情不愿给了一条黑色的头绳给他。

    二娃也欢呼一声,然后又跑又跳,学着姐姐的样子,也在头顶绑了个揪揪。

    陆溪:“……”

    这什么活宝。

    摇了摇头,陆溪就往家里推自行车。

    把东西都放好之后,她去给村长还自行车了。因为顾念着要还人家的情,太贵的东西给不起,一点小心意还是能行的。陆溪便拿了两块牛皮糖,顺便拿去给村长家的孩子,日后也好方便继续借。

    不过最好还是要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这样出行才方便一点。

    陆溪暗忖着,虽然兜里还一分钱都没有,但已经寻摸着要买自行车这样的大件了。

    还完自行车后,陆溪便急着往家里跑。

    现在日头正往山下落,地里的家人也快收工了,作为负责一家子人伙食的陆溪可不容不得半点马虎。

    急急赶回家后,陆溪拿出了一半的猪大肠,还有猪肝猪心,放在一起先用清水洗一遍,随后往里头加点白醋,去除异味。

    把大肠反过来,仔细的清理场内的异物之后,又撒了点盐搓搓,清理干净之后,把猪大肠,猪心和猪肝一块切了。

    准备好食材之后,陆溪又去自家的菜园子里把两根小葱。

    大娃帮她看火,不停的往灶台里添火。

    冷锅下油,把油烧热后,陆溪把今天刚刚买到的大料放进去一点点爆香,又放了几块拍碎的大蒜,炒出香味后,一下子放入切好的猪大肠,先翻炒几下,然后再加入猪心猪肝。

    锅上逐渐冒气一股白烟,这是食材里的水分逐渐被炒干了。接着,陆溪又沿着锅边导入一点米酒,增香。

    然而这道菜可不是仅仅只是炒熟就行,需要把所有的水分全部炒出来,然后用大火一直爆炒,同时不停的翻炒,直到炒出焦焦的颜色,才是最好吃的。

    如果此时有配菜,就可以放点青椒,或者二荆条,彩椒,可惜手头什么都没有,就只能干炒了。

    干炒也没什么,功夫到了,一样好吃。

    陆溪不知道翻炒了多少下,直到肉眼可见大肠蜷缩起来,她才放了盐调味,然后起锅,完成。

    -

    今天,陆家的饭也很香。

    路过他们家的人不由得伸长脖子,鼻子用力的嗅嗅,仿佛多闻几口都是赚的。这香得不行的味道,也不知道陆家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有这手艺,不能多教教他们吗?

    陆家一般是何氏做饭??应该说,一家子吃饭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儿媳妇来操持的。和陆秀英同行的村民就问了:“你们家一天天的,吃什么这么香啊?你那儿媳妇上哪儿学艺去了,怎么忽然做饭这么好吃了?”

    陆秀英听了,脸上立即露出喜色来,与有荣焉的纠正道:“什么儿媳妇?那明明是我闺女!我闺女炒的菜!那能不香吗?”

    一听这话,同行的人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