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独奏家的想法!直播音乐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吃晚饭的时候,李安和燕子开了会视频。

    视频直通老李退休仪式的家庭聚餐现场。

    李军和李福给操办的,场面整得不小。

    大包间,两桌亲戚坐得满满当当。

    老李一辈子也没经历过这么大的排场,就更别提当众讲话了。

    讲啥啊,就是退休了么,要老李说,不如在庄子上置办两桌,还出来花这个钱。

    既然也说不出个啥话,老李就想着陪大家伙多喝点。

    结果都不让他多喝。

    “三爹啥时候再走蓉城呢。”

    “周三下午么。”

    “还坐飞机走。”

    “坐火车。”

    “火车折腾的,照坐飞机走么。”

    “不坐那个烂怂了,吓人得很。”

    “这趟总是待上半年么,让安子给你好好安排一下。”

    “诶,安排啥呢都忙忙的,我多少待不住。”

    众人笑。

    都是自家人,老李也没啥作假的,“不是他装修没人给看着我也不愿意跑这一趟,去了也是给别添麻烦。”

    李福:“哎哟喂,三爹你这个话就不对了,别安子一天念叨着你和三妈多去呆一阵子,等三妈这边腾出手了,你们就赶紧跟着搬过去就行了。”

    老李笑叹:“哎,到时候再说么。”

    李华举杯:“来,咱们再一起敬三爹三妈一杯,这些年老两口里里外外真是给家里操大心了。”

    众人附和着举起了杯,又搞得老李好生不自在。

    小燕一手举着饮料,一边拿着手机记录下这一刻。

    发送!

    李华放下酒杯:“安子那边婚咋个意思,咱们这边得提前找找场地了。”

    说到李老师的婚礼,包间里再次热闹一片。

    -

    可以可以。

    也算是云参加了老爹的退休仪式,李安给小燕回了条信息,接着去了书房。

    魏老师今天给他下最后通牒了,半个月之内必须得把贝四拿下来。

    其实李安大致已经把第一二乐章都摸下来了,虽然第三乐章还没碰,不过只要专注一下,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从作品的难度和长度来讲,贝多芬第四协奏曲远不如勃拉姆斯第二协奏曲。

    但若要确立一个标准。

    比如要演奏出这首作品的特性,那就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相当部分的作曲家,到了一定年龄,就不太会再去关注自己以外任何人的音乐。

    莫大爷和贝大爷就是这群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

    除非他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乐思和创意,或是某种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织体。

    就比如莫大爷对巴赫的研习,贝大爷对亨德尔的运用。

    然而贝大爷早在 1810年左右就不再接受十九世纪初早期散漫的音乐形式,但他的解决方案是复活了莫大爷的音乐实践。

    第四钢琴协奏曲与他早先那些模仿习作相比,其中对莫大爷的直接模仿已经很少了,可是在建构原则上却完全是莫式的。

    甚至在陈述上更加流畅。

    前三部协奏曲中的双呈示部被抛弃,转而采用了莫大爷对音乐材料的二度呈现。

    这首曲子的特性也就出现在这——音乐材料的二度呈现。

    在李安看来,虽然贝多芬在这首曲子的结构上采用了莫扎特,但是在真正的二度呈现上,需要制造出比莫扎特音乐风格更大的矛盾。

    怎么把矛盾继续放大?

    李安认为还是要做静态与动态的对比,音乐的戏剧性建立在强与弱在一瞬间的重心导向。

    上一秒风驰电掣,下一秒风轻云淡。

    一前一后犹如同时出现,强烈的效果自然就会出现。

    这便是李安对于这首作品基调的看法以及演奏大方向。

    当然,这是一首协奏曲,还有乐队与指挥。

    或者说指挥就是乐队。

    如果到时候指挥不认为这样是合理的,那乐队就不能按照李安的设想来配合他将内心的想法呈现在舞台。

    比如乐队奏出一段沉思,他则是将主题激昂表现。

    这样的一动一静在李安的视角里几乎遍布了这首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可如果指挥有其他想法,甚至是与他完全相反的想法,那李安也只能到时候再与指挥进一步交流探讨。

    或许到时来自鹿特丹的大胡子指挥能给他一些别样的解读和灵感。

    就像小米老师的最后一道面试题,指挥和独奏家之间并不是永远都能够保持步调一致,一旦出现意见不合,首要的便是积极沟通。

    不过在此之前,他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练习这首作品。

    “噹噹噹!”

    连续密集的重型落键震得整个房间都像是在颤抖。

    隔壁小屋,小车下笔的速度也跟着音乐越走越快。

    在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这件事上,小车有话说。

    听勃拉姆斯更适合写作文,会让人灵感勃发。

    而听贝多芬,更适合做数学作业。

    贝式乐句的激荡会让她感到每一个数学定理在这一刹都绽放出人类智慧的光辉。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王小虎写作业的时候听音乐需要戴耳机,而小车不用。

    现场原声。

    不过幸福也不是总常有,小车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在写作业的时候听到老师这样练琴了。

    写作业和练琴一样,只要足够专注,两个小时就是眨眼间。

    只不过两个小时后,李安已经愉快地结束了今晚的练习,而小车预计还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完周末的作业。

    “那赶紧去写吧。”

    师生二人客厅里聊了一锅牛奶的时间,小车回小屋继续写起了作业。

    李安也回书房翻开孟安华的钢琴小品继续做起功课,孟安华的作品会在四月上半旬,正好利用接下来的这半个月把这首作品也一起拿下吧。

    -

    次日一早李安送小车到学校门口,掉头去了店里。

    七点一刻,四钢一楼大厅便响起了澎湃的贝多芬乐章。

    和老赵约好九点半 2201集合,李安可以利用开会前的时间再练会琴。

    八点整,穆欣和老汤拎着早饭走进店门。

    走到拐角二人就隐约听到了钢琴声。

    “第二乐章。”

    二人啃着煎饼果子来到了李安身后,穆欣还录了一段小视频。

    接着没过几分钟小云徐丽海涛陆续赶到。

    海涛最后一个来到,一进门就见众人围在钢琴前。

    “呦呵,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海涛乐呵呵地走了过来,“这贝二还是贝三?”

    穆欣:“你猜猜。”

    海涛:“贝二。”

    老汤:“再猜。”

    海涛:“那就是贝三呗,不对啊,这不是贝三。”

    就在这时李安双手一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