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6章 未雨稠缪,一城两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墙就会弹开,想要轰塌那得数以百计的持续轰击。

    “既然要建那就按最高标准的来建,防患未然,也算是我们个后世子孙留下的宝贵财富。

    范爱卿,建城铸关的事儿由工部派遣官员负责,工匠待遇适当提高!”

    “臣遵旨!”

    工部尚书范景文立刻出班回应,而后又道:“陛下,臣以为中间河道可以深挖、收窄,让水流湍急,防止敌人走水路突进。

    且城墙根基要坚固,必要时城墙可以充当水坝,水淹敌军。”

    我艹……

    群臣心中齐齐爆了粗口,看着范景文眼中满是诧异之色。

    水淹敌军这事儿他们竟然忘记了,虽然他们没有亲临当时的现场,但历史上水淹敌军这事儿可不是发生过一次两次。

    诸如白起水淹鄢城数十万军民死亡,关羽水淹七军导致于禁所督七军三万人全部被俘或溺死,以至于曹操一度想迁都。

    “此事你们是专业的,朕只要结果!”

    “臣明白!”

    范景文再次回应,眼中满是兴奋之色。

    而袁可立也是接到了崇祯继续的眼神,继续道:“建城铸关的事情诸位若是没有想法了,那就下一项,开垦耕地的事儿!”

    “此项内容本官有些想法!”

    户部尚书毕自严走了出来:“陛下,耕地是发展伊犁河谷的基础所在,只要粮食充足了,卫拉特四部和迁移的百姓才能稳定下来,朝廷也不用再朝着那边高消耗的供给了。

    同时,从游牧转向农耕是从根上瓦解游牧民族的根基。

    从洪承畴上报的方案来看,虽然可供开垦的耕地很多,但臣以为可以慢一些,物以稀为贵,对牧民耕地的发放要严格审查,想要耕地总得拿出诚意来。

    其次,耕地是基础,耕种技术则是保证,组建临时的耕作学校,由农业研究院抽调官员负责指导、从民间招募老农负责手把手示范,提高牧民的开垦和耕种、收割等等技术。

    耕地可以半价或者免费,但技术却是需要收费的,少则一两多则二三两、甚至更高。

    至于……”

    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毕自严将开垦农田的这一项的想法讲了一遍,众人也都是连连点头。

    不愧是掌握大明经济的,处处没有提银子,但处处都是银子。

    尤其是技术的传授能极大的提高迁移百姓的积极性。

    “商贸、农耕两项由户部负责,向大明境内的商人、瓷器等技术类世家公开招标,具体是想和标准你们商议好后呈送到冬暖阁,宜早不宜迟!”

    “臣遵旨!”

    毕自严也是立刻回应。

    而后一项项的建议在皇极殿中展开,群臣皆是发表了看法。

    足足半个时辰的时间,前六项才商议完毕,就只剩下了宗教同化和孩童学习的事儿了。

    待袁可立询问后,众人眉头皱了起来,这两条看似简单,但实则极其的敏感。

    即便是洪承畴和朱童蒙两人在方案中将利弊阐述的很清楚了,但众人依旧在权衡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