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8 纳头便拜,口称哥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sp; 口中则不停歉疚自责道,“都是裴某酒量浅,喝酒误了事,不然若是裴某在时,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各位踏进那等火坑?!”

    说着还时不时扼腕击掌,脸上的悔恨懊丧,溢于言表。

    裴元的目光又看到人群外讪讪的张松,痛心疾首的说道,“张经历,你糊涂啊!”

    众多山东举人听到裴元这般说,心中更是感动不已了。

    一个叫做柏峻的辽东举子大声嚷嚷道,“千户切莫这么说,张经历其实之前就已经和我们说明白了。要不然我们也不会知道,这官儿会这么难当,门道又那么多。”

    另一个离得近的,叫做谢彬的举子也怕裴元怪罪张松,连忙解释道,“我们本想着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好歹花些银子,通通门路,弄些可能会担任考官的那些前辈们的文章看看。没想到银子还没花多少,就被陈总旗找到,然后才知道这里面的利害了。”

    陈心坚知道裴元不明内情,这些举人又七嘴八舌,说的凌乱,他怕裴元听得迷糊,连忙对众举人道,“这件事牵扯到不少官面上的人物,兄弟还得和千户说一声,免得有什么干碍。”

    “各位不妨先去前面佛堂饮茶,等千户料理好手尾,再和各位好好说说话,如何?”

    那些举人想起今天遭遇的那些事情,也纷纷赞同,都怕真的会误了裴千户的事。

    张松见状,连忙在前引路,先将那些举人们带出去。

    等到人走远了,裴元才迫不及待的对陈心坚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快快说来。”

    陈心坚这才连忙把事情的经过向裴元说了一遍。

    原来陈心坚带着张松找到了那些举子们,为他们申明利害之后,那些举子们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主要是前次张松作为过来人,为他们提点了些科举门道后,就给这些举子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这时候才知道,原来科举的前前后后都是大工程。

    考试的押题,玄学成分很高,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但是主考官和同考官的人选范围,却是很容易圈定的。

    毕竟够级别又适合参加阅卷的人并不算多。

    再加上对当今局势的分析,不少备考机构都能拿出一张或多张组合的审卷大名单。

    这些举人们打算花大笔银子购买的,就是有心人汇编的这些考官们往日的文章,以供考生们分析揣摩考官们的阅卷倾向。

    等到临近科举,这些考官们锁入贡院之后,考生们就可以迅速的根据对照出的人选,调整自己的立论方向。

    说到底,科举是场文科考试,并没有什么评判标准。

    最终是否上榜,看的是能不能在意识形态上和阅卷官达成共鸣。

    在明白这件事的紧要之后,就连最舍不得花钱的举子,也只能被迫卷起来。

    好在他们大多家庭出身并不差,也带了些银子,只是为了稳妥才在那些放贷的掮客们找上来的时候,又额外借了点银子傍身。

    少的只有百十两,多的也不过才三四百两。

    所以他们自恃还的起,决定先过了科举这一关再说。

    至于那些还不完的京债什么,那肯定是碰都不碰的啦……

    所以陈心坚尽管反复劝说,他们还犹自不信。

    一直到张松用自身作为例子,让他们知道了京债的危害,他们才将信将疑的去赎那些欠条。

    结果等到这些不当回事儿的举子们找到那些放债人时,才震惊的知道他们欠的债务已经被卖出去了,现在不知道在谁手里。

    一想到那些债务不知道在谁手里,他们既不知道该找谁去还,也不知道后面的人到底是谁,那些举人们这才开始害怕了。

    那些债条上面可是有着超高的利息在滚动呢。

    一旦拖延的时间稍微长点,别看只是一百两、几百两,但若是利滚利起来,也足以成为一个他们承担不起的数字。

    见到那些举人们开始恐惧,陈心坚故意只以自己锦衣卫总旗的身份,与那些放债人吵将起来。

    这些放债人背后不是国公、侯爷就是宫里的大珰,眼里岂会瞧得上一个小小的总旗。

    于是一个个冷嘲热讽,狐假虎威的摆出后台。

    陈心坚找了数家,连闹几场,都劳而无功,没弄清楚债务转卖给了谁。

    那些举子们见到连锦衣卫都不好使,一下子越发恐慌起来。

    陈心坚这时候才像是被欺负了的猴子一样,假模假样的带着举人们跑去找宋春娘搬救兵。

    当举人们得知,他们这些读书人居然要组团去向西厂求援时,心中都感觉十分的魔幻。

    不是,这……

    可是现在身家性命都攥在别人手里,又哪还顾得了这么多。

    宋春娘听说陈小弟被欺负了,而且还听到陈心坚故意在举人们面前扬言,说是裴千户有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帮他们把债务赎回来。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因为谷大用不在京中,正无聊坐堂的宋春娘立刻点起了缇骑们跟着陈心坚打上门去。

    等到那些放债人听说找上门来的是西厂掌刑千户,不由都傻了眼。

    他们一个个幽怨的看着陈心坚。

    不是哥们,你有西厂掌刑千户撑腰,你怎么不早说?

    千户虽然不大,但这个千户要是西厂掌刑千户的话,就完全不同了。

    这个京中比她官大的可能多如牛毛,但是敢惹她的屈指可数啊。

    不少放债人见势头不妙,不但赶紧供出了债务的去向,还主动帮着把债务赎了回来。

    其中有一家背后的靠山,乃是宫中大珰尹生。

    那管事想着息事宁人,本已经要掏欠条,最后习惯性的顺口放了句狠话。

    结果,陈心坚想起上次在陆訚那里听过的事情,赶紧眼疾手快的把欠条按住,又痛殴三拳,这才领着浩浩荡荡的举子们去向未来的司礼监掌印陆訚求援。

    举子们直接都麻了,这都是什么妖魔鬼怪啊。

    刚才去找西厂千户也就罢了,这怎么还和司礼监扯上关系了?

    虽说跑去求援的结果是,两位公公都很无语,大声质问陈心坚不是就这么点屁事?

    但是……,陈心坚这幅竭尽所能,为人两肋插刀的架势,确实让人很感动啊。

    再遥想昨日千户哥哥的风采,众人一时心绪都有些激荡。

    “义”这个字本身就是非理性的,这很难不让这些山东举人产生认同感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