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9 三英战吕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裴元也是从朱厚照最近的几次操作中发现了点不对劲。

    朱厚照的先军大明政策,好像比原本时空更激进了一些。

    朝堂的争斗,也比之前还要激烈。

    如果按照眼前的节奏,让这场纷争提前进入白热化,那么不论结果如何,也不论笑到最后的是谁,一定会出现一个强横一时的赢家。

    这对裴元是十分不利的。

    ——正德七年后半段的朝局再平衡,已经迫在眉睫了。

    裴元耐心对李士实解释道,“现在朝中无派,千奇百怪。还是要用简单的站队,捋顺其中的关系才好。陆完本就是刘瑾阉党出身,既然他拿不出投名状,那他自己就是那个投名状。”

    听了裴元那充满蛊惑力的话,李士实有些心动了。

    作为宁王的亲家,明牌的宁王党羽,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掀翻他上位。

    若是真出现陆完这么个家伙分担火力,好像、好像也不错啊。

    李士实有些迟疑道,“他有大功,恐怕动他不得。”

    裴元却不以为然的说道,“弹劾打压功臣,本就是常态。一来避免功臣骄横,二来功臣能通过这些不痛不痒的弹劾,随时看到朝廷的态度反馈,也会心安一些。”

    “自古以来,都是这么干的。”

    “所以这件事不但非常好动手,而且陆完也不一定会有戒心。”

    “说不定,他还要刻意表现自己的谦恭,免得落人话柄。”

    “等到氛围渐渐形成,将‘反陆完、反刘瑾余孽’成为新的政治正确,那时候陆完醒悟也晚了。”

    “而且反陆完只是个团结朝野的名目,真正要打的,却是李浩这样吃里扒外的家伙。”

    李士实有些明白了,也就是以反陆完为幌子,继续团结起来,剪除那些被天子拉拢的人。

    他提醒道,“到那时,恐怕陆完不会坐以待毙的。”

    裴元也建议道,“对付陆完的这件事,你不要亲自去做。刑部尚书张子麟不是在牵头平事吗?把这个想法告诉他,看看他怎么说。”

    “至于你……,等他们真把陆完逼急了,你就可以试着去接触接触了。说不定陆完暴怒之下,会倒向宁王呢。”

    毕竟,在原本历史上,兵部尚书陆完就是宁王在朝中的急先锋,也是当时“闯三关”时的先锋大将。

    李士实听了大喜,“好好好,等我回去就设法探探张子麟的口风。”

    李士实这个当局者未察觉什么,一直旁观的陈心坚,却不由感慨。

    一场大议功,起自“清理刘瑾余孽”,终自“清理刘瑾余孽”。

    那个指挥了数十万大军平灭霸州军的统帅,终于要走上兵部尚书的堂座,茫然无觉间,成为刘瑾余孽的党魁,迎接某人早就为他预备好的命运。

    有了陆完这个功高血厚的大七卿顶在前面,那个从平乱开始就一直让刘瑾余党们提心吊胆的刀,终于砍不下来了。

    等到陆完意识到自己孤立无援后,甚至有很大可能会重新联盟王敞,收拢这些残存的政治势力。

    如此一来,裴元在朝中的布局,基本就算成了。

    力推王华上位礼部尚书,变相的就通过王守仁的关系,让王琼得到了加强。

    等到王琼回朝之后,王华的政治智慧,也能帮助王琼和王守仁这两个老六,更好的应对朝中的风雨。

    陆完仍旧担任兵部尚书,并且成为替王敞和魏讷一帮刘瑾余孽挡枪的人。

    未来朱厚照要搞先军大明,能起到最关键影响的就是兵部尚书。

    李士实可以通过和陆完的同盟,成为朝堂中那根笔直又好使的搅屎棍。

    接下来,就该让杨一清甩掉张永的政治包袱,让一身正气的陆訚陆公公取代张永,成为了杨一清新的盟友。

    “王琼—王守仁—王华”,“陆完—李士实”,“杨一清—陆訚”这三大派系,将会和杨廷和那庞大的党羽,形成三英战吕布的格局。

    裴元处理好京城的这些事情,就可以安心的回山东发育,然后通过遥控王琼、李士实和陆訚,影响天下风云。

    李士实感觉这次过来大有收获,告辞时都有些恋恋不舍。

    裴元将李老哥送出门去的时候,也不忘对他说道,“天子虽然顽劣,却不至于这般肆无忌惮。这几次天子表现的果决顽强,必然是不懂游戏规则的外人帮着操持。”

    李士实也有些隐约的感觉,便道,“不少人也都觉得反常。”

    裴元继续输出刻板印象,“我听说那皇庶长子贺环,素来谋略出众,人称小仲达。说不定这些事情,就是出自他的谋划。”

    李士实听到这里,也有些惊讶,“本以为谷大用推崇此人有些夸大其词,没想到他还真有过人之处。”

    裴元不装,直接大胆暗示,“这件事,也不妨和刑部尚书简单提一提。”

    李士实不假思索道,“本该如此。”

    第二天,裴元又是早早来到智化寺坐班。

    他的心情略有些紧张,也不知道朝臣上疏,和太后发动,到底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裴元简单的处理了些公务,又实在坐不住,赶紧让陈心坚假借送奏疏的名头,去了一趟通政司。

    他让陈心坚叮嘱魏讷,一旦今日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刻去智化寺回话。

    没想到陈心坚回来之后,直接就带回来了一个不小的情报。

    前一段时间,因为魏讷搞事,结果通政司通政使丁凤被牵连,然后被天子中旨贬去了南京通政司。

    这次暂时掌管通政司事的兵部侍郎李浩,被弹劾致仕,又让通政司少了掌权的人。

    于是天子就把被贬斥的通政使丁凤又召了回来。

    这个操作,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接下来,朱厚照的操作就有些骚气了。

    他让丁凤回来补得并不是之前担任的通政使的缺,而是去顶的李浩兵部右侍郎的缺,而且直接加了提督宣大军务的差遣。

    要知道以当前的官场惯例,以兵部右侍郎提督宣大,回来就是直接拥有了晋升兵部尚书的资格。

    而且同时进行调整的,还有通政司右通政林廷玉。

    林廷玉离开了通政司,转往都察院,并且加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兼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