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东林尽没,阉党复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李善长的胡思乱想很快就被天幕上,因袁崇焕之死而导致的崇祯朝乱局给打断了。

    袁崇焕获罪之后,那些曾经坚定地站在他身后、给予他支持的人们也未能逃脱厄运。钱龙锡、韩爌等东林党的重要人物纷纷遭到言官们无情的弹劾。这些言官们抓住一切机会,对他们展开猛烈攻击,罗列种种罪名。面对汹涌而来的指责和压力,钱龙锡等人无力招架,只能黯然离职,离开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开始了……”李善长喃喃道,语气沉重,“这是要赶尽杀绝啊。扳倒了袁崇焕,下一步便是清洗他在朝中的倚仗。只是……东林党盘根错节,岂是那么容易连根拔起的?” 他心中隐隐觉得,事情绝不会如此简单。

    朱元璋的脸色铁青,放在御案上的手背青筋暴起。他猛地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压住胸腔里翻腾的杀意。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骇人的冰冷:“咱之前还以为,这天启皇帝糊涂,崇祯看前面清除魏忠贤好歹总该有点不一样……现在看来,一丘之貉!不,是更蠢!蠢不可及!忠奸不分,是非不明,咱的大明……就是亡在这些不肖子孙手里!” 他已经先入为主地将崇祯认定为一个极端无能甚至昏聩的君主。

    殿内群臣还沉浸在袁崇焕被冤杀和东林要员遭贬黜的震惊中,天幕的变化却并未停止,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展现出一幅令人瞠目结舌的政治版图变迁图。

    “尽管随后李标、成基命先后接任了首辅之位,但他们同样无法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长久立足。各种明争暗斗、权力倾轧让他们疲于应对,最终也不得不无奈地选择辞去官职,远离这片充满是非恩怨的官场。”

    “连首辅都做不下去了?”冯胜惊疑道,“这朝廷已经乱成什么样子了?李标、成基命,听着像是能臣,竟也无力回天?”

    徐达目光锐利,捕捉到了关键:“他们的去职,绝非偶然。看接下来——东林党的势力在这一连串犹如惊涛骇浪般的事件冲击之下,就好似那从悬崖之巅急速坠落的巨石一般,瞬间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与权势,一落千丈,令人瞠目结舌。”

    “这么快?”耿炳文失声道,“东林党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即便遭受打击,又何至于崩塌得如此之快?这……不合常理!” 一股诡异的氛围开始在殿中弥漫,所有人都感到一丝不对劲。

    朱元璋的眉头锁得更紧,他也察觉到了异常。覆灭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如此轻易。

    答案很快揭晓。“就在此时,周延儒、温体仁等那些原本不属于东林党的人士,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绝佳的时机,趁机鱼贯而入内阁主政,轻而易举地掌控住了朝政的大权。”

    “果然!”蓝玉一拍大腿,怒道,“是这帮小人!趁火打劫!老子就知道,背后肯定有人搞鬼!”

    李善长却缓缓摇头,面色无比凝重:“恐怕……不止是趁火打劫那么简单。陛下,诸位,此事蹊跷甚多。东林党何以如此不堪一击?周温等人又如何能如此顺利地掌控大局?这背后,绝非仅仅是权力更替……”

    他的疑问,也是所有人的疑问。而天幕,似乎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开始深入剖析那隐藏在骤变之下的深层原因。

    “要说东林党为何会如此之快地遭遇滑铁卢式的失败,其中最为根本的缘由便是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

    “断层?”朱棣疑惑地重复这个词,“什么意思?”

    天幕的文字如同展开一幅绵长而悲壮的画卷,缓缓揭示真相:“长久以来,众多人对于崇祯统治时期的政治格局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事情的真相远非如此简单。” 接着,它详细叙述了“东林八君子”早已凋零,高攀龙被迫害自尽,叶茂才远离权力并早逝的现实。“东林党的人才储备呈现出青黄不接的态势,这使得该党派严重缺乏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以及能够担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