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章 打粮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nbsp; 黄巢抚掌大笑:“妙!妙计!”

    “此乃釜底抽薪,攻心为上!”

    “宁弟,你真是我的张良、孔明!”

    黄宁谦逊道:“大哥过誉。”

    “此计还需仔细筹谋。”

    “购粮需得力且机敏之人,分多路进行,避免引起官府过早警觉。”

    “售粮点要选好,既方便饥民,又便于我们掌控。”

    “还需派可靠兄弟混入饥民,宣扬我盐帮义举,揭露唐廷之恶。”

    黄巢立刻拍板:“好!”

    “购粮之事,我让赵老三去办,他跑过多年行商,门路熟。”

    “售粮放粥,由你全权调度,人手、地点你定。”

    “宣传之事,交给刘七,他口才好,脑子活。”

    黄宁应道:“是,大哥。”

    “事不宜迟,我这就去准备。”

    他转身快步离开。

    黄巢望着黄宁的背影,眼中满是欣赏与期许。

    他深知,这位族弟带来的,远不止是武力。

    是搅动风云的智谋。

    是争夺天下的视野。

    黄宁回到临时征用的府衙偏厅。

    他摊开简陋的地图。

    手指点在几处交通要道和流民聚集的城外空地。

    “这里,这里,还有城西破庙旁,设三个售粮点。”

    他对身旁的助手吩咐。

    “每个点配二十名兄弟维持秩序,十名伙夫熬粥。”

    “登记造册不必苛求,但需大致记录领粮人数,估算消耗。”

    “粮车每日寅时出发,确保卯时开售。”

    助手一一记下:“明白,黄宁哥。”

    黄宁又补充:“再拨一队人,专司打探消息。”

    “密切关注城内粮价变动,官府的动向,尤其是刺史、通判残余势力的反应。”

    “还有,流民中的议论,要一字不漏地报来。”

    助手点头:“遵命!”

    购粮的行动在夜色掩护下悄然展开。

    赵老三带着几支精干的队伍,扮作不同商号的伙计。

    他们携带重金,分头潜入邻近的滑州、郓州。

    目标明确:扫荡市面流通的粮食。

    起初还算顺利。

    各地粮商见有大主顾上门,且出价高于市价一成,纷纷喜出望外。

    粮食被一车车秘密运出。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大量粮食在短时间内被神秘买家收购一空。

    邻近州县的粮价,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池塘,猛地向上窜起。

    “怎么回事?昨天还五钱一斗,今日就七钱了?”

    “听说来了几个大商贾,把粮铺的存粮都买光了!”

    “天杀的!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恐慌在街巷间蔓延。

    百姓奔走相告,抢购风潮初现。

    粮商们先是狂喜,随即又感不安。

    他们开始惜售,囤积观望。

    价格继续攀升。

    消息也传到了其他地方官吏耳中。

    “查!给我严查!”郓州刺史拍着桌子怒吼。

    “定是奸商囤积,扰乱民生!抓几个领头的!”

    衙役四出,却抓不到“大商贾”的踪影。

    购粮队伍早已完成任务,带着最后一批粮食撤离。

    只留下节节攀升的粮价和满城怨声。

    与此同时。

    在黄巢控制的曹州城外,三个售粮点人头攒动。

    “盐帮义军开仓放粮啦!”

    “平价粮食!薄粥管够!”

    消息像长了翅膀。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从四面八方涌来。

    他们眼中燃起了久违的希望。

    “真的…真的只要三斗钱?”

    一个老汉颤抖着捧着刚买到的糙米,不敢置信。

    维持秩序的盐帮兄弟大声道:“老丈,千真万确!我们黄大将军说了,不让一个百姓饿死!”

    “盐帮义军万岁!”

    不知谁喊了一声。

    瞬间,感激的呼声此起彼伏。

    “黄大将军仁义!”

    “谢义军活命之恩啊!”

    施粥棚前更是排起了长龙。

    热气腾腾的薄粥,在饥民眼中胜过琼浆玉液。

    混在人群中的刘七等人,趁机开始“讲故事”。

    “知道为啥唐廷不管咱们死活吗?”

    “皇帝老儿在长安花天酒地呢!”

    “狗官们只顾自己捞钱,哪管百姓饿殍遍地!”

    “要不是黄大将军仁义,开仓放粮,咱们早就饿死路边,被野狗啃了!”

    字字句句,戳在百姓心窝。

    对比之下,盐帮的义举,唐廷的冷漠,高下立判。

    “对!跟着黄大将军才有活路!”

    “反了这鸟朝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