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以武会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不多时,一群奸佞拥簇着赵佶来到了漱玉亭前。

    传宣太监尖声道:“官家驾到!”

    赵福金迎在最前面,盈盈下拜,“孩儿见过爹爹。”

    赵曼珠落后半个身位,“臣女见过官家。”

    高世德在二女左后方三步之外,拱手作揖,“臣高世德见过官家。”

    王、朱在二女右后方:“臣王道平、朱汝贤见过官家。”

    各自的仆从或狗腿子,列在各自主子身后,躬身行礼。

    现场情形一目了然。

    赵佶摆了摆手,笑着道:“都不必多礼。福金,曼珠,你们今日倒是好兴致啊。”

    他目光扫过亭下的画案,“哦,还有人在这里作画?”

    高世德忙上前一步,笑着道:“是微臣。微臣今日来巡查万岁山禽苑,见万岁山层峦叠翠、亭台错落,恍若蓬莱仙境落入凡尘。”

    王黼心中鄙夷,‘马屁精,你见过蓬莱仙境吗你就比喻!’

    高世德略微停顿,眼中流露出真挚的赞叹:

    “这里山石如虎踞龙盘,楼阁似琼楼玉宇,处处彰显官家‘括天下之美,藏古今之胜’的宏阔气度。”

    “实在是千古难得的胜景!微臣一时技痒,便起了作画的心思。”

    “微臣又恰遇二位殿下,见她们仙姿与此地仙景相得益彰,便斗胆请殿下允准作画一幅。”

    赵福金是自己主动求画,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去,多少有些不雅。

    暖男高世德上线,仅三言两语,又获得了美人的一份好感。

    而赵佶不惜举国之力营造万岁山,既有自己享乐的想法,也有借这个“地标”青史留名的心思。

    史书记载,万岁山建成之后,更名为“艮岳”,在重大庆典节日时,还会对百姓开放。

    这不仅可以扩大艮岳在民间的知名度,还能向百姓展示“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以此在民间与史书中强化他“仁君”“明主”的政治标签。

    高世德的马屁,把赵佶的万岁山夸成了仙境,又把他女儿夸成了仙女。

    赵佶闻言顿时龙颜大悦,“哈哈,好,世德可有佳作,且让朕一观。”

    “回禀官家,万岁山虽然处处盛景,微臣也偶有灵光乍现,但此时还未曾落笔。”

    “哦?为何呀?”

    “说来惭愧,日前微臣与王道平有些许冲突。但王道平心性豁达,虚怀若谷,今日特地寻来,想与微臣化解干戈。”

    王黼闻言,面色颇为古怪。

    高世德接着道:“他听闻微臣曾习过几日拳脚,便提议与微臣切磋武艺。一来为二位殿下助助雅兴,二来以武会友,在两位殿下的见证下彻底握手言和。”

    赵佶笑道:“哈哈,以武会友,不错的提议,传出去也是一桩美谈。你们都是年轻人嘛,难免有些龃龉,能化解开便好。”

    王道平听着听着,脸都黑了,‘什么心性豁达,虚怀若谷,我不是,我没有!’

    高世德给他戴了一顶高帽,但他却跟吃了只死苍蝇似的,异常难受。

    ‘直娘贼,就算你现在说得天花乱坠,待会儿只要官家走了,老子可不会跟你比试!真当老子傻了不成?’

    接着,赵佶又有些八卦地问道:“对了,你们谁胜谁负了?”

    高世德道:“我们还不曾比试。”

    赵佶来了兴趣,“既如此,不如朕做这个见证吧。”

    蔡攸看热闹不嫌事大,连忙恭维道:

    “官家圣明。年轻人切磋武艺,既显我大宋儿郎英武,又能增进同僚之谊,妙哉妙哉。”

    赵佶点头,“嗯,这样吧,既为武斗,那朕就赐胜者羊脂玉扳指一枚。”

    说着,他从手上众多饰品中取下一枚玉扳指,递给了梁师成。

    高世德眼前一亮,‘竟还有这好事?’

    王道平看向扳指时眼冒精光,可看向高世德后,又面若死灰。

    ‘哎呀妈呀,这可咋办啊?’

    他灵机一动,拱手道:“官家,臣可否与高衙内比试射术?”

    不待赵佶发话,王黼斥道:“官家让比什么,你比什么便是,哪来这么多废话!”

    王道平满脸委屈,“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你给我闭嘴!”

    王黼之前可是见过高世德“一箭三鸠”的,王道平竟还想比射术,那不是纯找虐吗?

    在他想来,王道平有功夫底子,还能打不过一个只练几天的高衙内?

    两人在场中站定。

    高世德负手而立,气定神闲,嘴角带着似有似无的笑意。

    王道平摆开架势,右手攥拳、收于腰腹,左手为掌、挡在身前,死死盯着高世德,试图寻找出他的破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