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呼风唤雨,人前显圣,天神莫过如此(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却说李翊与左慈对赌,由李翊出题。

    众人拭目以待,李翊缓声开口:

    “我只与你比一样,油锅洗手。”

    话音方落,在场诸人无不为之色变。

    “……油锅洗手?”

    左慈先是一愣,然后一捋胡须,缓声道:

    “只是不知是由贫道先洗,还是由相爷先洗。”

    李翊笑道:

    “既是吾提出来的,自然由吾先洗。”

    左慈这才宽心,当即同意比试。

    须臾,

    官员们安下油锅,架起干柴,燃着烈火,将油烧滚。

    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下,不一会儿,便火花熊熊,油锅翻滚。

    显然,这就是一锅烧红了沸腾的油锅。

    唯一的区别就是,油锅隐隐飘来淡淡的酸味。

    李翊取出两枚铜钱,掷于油锅之中,道:

    “汝与我各取一枚铜钱,若汝取出,即算汝胜。”

    左慈暗忖:

    “……油锅滚滚,常人若伸手进去,岂得生全乎?”

    “且看这李翊如何将之取出。”

    “……善。”

    左慈犹豫再三,到底是点了点头。

    “……那就请相爷先去。”

    众人都以为李翊要伸手下油锅了,李翊却忽然开口道:

    “……吾之道法,岂能只用于己身哉?”

    “愿请一人上台,替我取钱。”

    啊?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暗道怎么到了最后关头,李翊却不肯亲自去取了。

    可若要说李翊怂了,那最后比输,损害的终究是他自己的威信。

    其奈何如此?

    原来,李翊心里清楚,现在伸手去取铜钱,是如何也伤不到的。

    可若是自己亲自去取,旁人只道他动了手脚。

    若是直接让现场观众上去,必能更加使人相信自己的“道法”。

    李翊一声问罢,底下无人敢应。

    魏延见此,主动上前,拱手说道:

    “……相爷,便让某去罢!”

    要说魏延完全不害怕,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他愿意相信李翊,心里也明白。

    关键时刻在领导面前露脸,比什么都重要。

    不过却李翊挥了挥手,拒绝了魏延的主动请缨。

    他不想自己去,也不想让自己的人上去。

    只想随机抽取一个幸运观众上去。

    就在底下群众无人敢应之时,忽听得一道清越的女声传来。

    “……我敢上去!”

    话音方落,但见一女子排众而出。

    众视之,身披赤鳞软甲,腰悬宝剑。

    杏目含威,青丝高束。

    步履生风,英气逼人。

    百姓顿时哗然:

    “竟是一女流!”

    荀攸识得此人,乃对李翊介绍道:

    “此乃吕温侯虎女,玲绮是也。”

    吕玲绮走至李翊跟前,躬身行礼:

    “久闻丞相通晓万物之理,末将愿证真伪!”

    李翊细观其貌,果然英气逼人,英姿飒爽,乃笑道:

    “温侯镇守辽东,劳苦功高。”

    “今见虎女,更胜须眉。”

    “不过这油锅洗手,非是玩笑。”

    “汝细皮嫩肉,如何敢去?”

    吕玲绮唇角微微翘起,哼哼道:

    “但为丞相计,刀山火海亦敢赴也!”

    李翊大喜,即命吕玲绮去洗手。

    临去前,又故弄玄虚,口诵仙法护体。

    吕玲绮会意,走至油锅前。

    在场诸人,无不屏住呼吸。

    如此娇滴滴的美人,倘若就此残了手足,未免太过可惜。

    玲绮站在油锅边,缓缓蒸腾的水气熏红了她的脸。

    而那张俏脸上,没有半分惧色。

    玲绮只是觉得空气中隐隐传来股淡淡的酸味,似是陈醋。

    乃深吸一口气,伸手探进油锅之中。

    只那一瞬,玲绮便觉得这油只是稍有些烫。

    但并不至于烫伤人,不由大喜:

    “……李相爷果真天神也!”

    而李翊则全神贯注地看着油锅,见底下气泡翻滚,乃催促玲绮道:

    “……女公子,可速取铜钱。”

    “莫要耽搁,吾道法不能久持。”

    吕玲绮听话地点了点头,手在锅里去寻。

    台下诸人皆提心吊胆,注视着这小娘子的一举一动。

    俄顷,玲绮青葱的玉手从油锅里伸出来,手中多了一枚铜钱。

    观者无不惊叹,不少人更是拍手叫好。

    “彩!”

    “彩!!”

    众人直呼过瘾,大饱眼福。

    就连左慈亦是瞠目结舌,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相爷!”

    玲绮兴高采烈地走至李翊跟前,双手奉上铜钱,恭恭敬敬地交给李翊。

    李翊微微一笑,接过铜钱,转而对左慈冷声说道:

    “……道人,该你了。”

    左慈战栗不能进,强颜欢笑道:

    “丞相神术,无人能及,贫道甘拜下风……”

    “嗯?”

    李翊剑眉一扬,面露不悦之色。

    魏延当即按剑上前,厉声叱道:

    “……老匹夫,汝敢不去?”

    左慈无可奈何,战栗地走到油锅前。

    望着翻滚的气泡,不由吞咽了一口口水。

    然后颤巍巍地伸手入釜。

    “啊呀!!”

    只伸手的一瞬,但见左慈枯手骤缩,皮开肉绽。

    慌得他踉跄后退,撞翻香案。

    道冠跌落,白发散乱。

    众人望一眼左慈的手,果然被油锅烧坏了皮肉。

    “……那油锅果然是真,相爷竟真有如此道力!”

    群众再确定油锅是真的以后,情绪一下子被点燃了。

    不少人开始叱责左慈,呼道:

    “汝不是说自己有仙人么?如何连油锅都不能下?”

    “下油锅!”

    “下油锅!”

    “……”

    群众们开始起哄,嚷嚷着要左慈下油锅。

    李翊拍案怒喝:

    “妖道惑众,死不足惜!”

    “来人,将左慈扔进油锅里去。”

    话落,一众武士上前,将左慈架了起来。

    此刻的左慈,对李翊的畏惧已经胜过对油锅的恐惧了。

    因为他与李翊下的是同一个油锅,可那娇滴滴的小娘子却安然无事。

    自己只是一伸手,就被烫的皮肉翻卷。

    看来,传说中的天枢先生,果真得真传于仙人呐!

    “道友饶命!”

    “道友饶命呐!”

    左慈连连求饶。

    被众人一把推入油锅之中。

    “啊啊啊!!”

    油锅里传出一阵惨嚎之声。

    只见道袍触油即燃,其枯瘦身躯沉浮三遭。

    皮肉立溃,白骨浮沉。

    焦臭弥散于市井。

    百姓中有曾受骗者,泣而高呼:

    “苍天有眼!使相爷诛此妖人。”

    众人对李翊佩服的五体投地,齐齐拜伏于地。

    唯李翊知道,此非仙术。

    实乃陈醋其中,以油掺醋。

    看似沸腾,实则温如浴汤耳。

    盖因醋的沸点仅60℃,而油的沸点大约约200℃。

    故在醋烧开之时,李翊先叫吕玲绮去取。

    等吕玲绮取完之后,油也渐渐烧开。

    故左慈凡人身躯,承受不了。

    随后,李翊命人将左慈尸首打捞出来。

    曝尸于市,以警示后人。

    又见群众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乃谓众人说道:

    “公等皆知吾师从于得道仙人。”

    “吾既晓道术,自然懂得祈风祷雨。”

    “岂不见赤壁之时,吾设坛求来一场东风乎?”

    众人纷纷喝彩,表示知道知道。

    李翊便顺势说道:

    “方今天旱,明日我便吾尔等祈雨一场,求得三尺甘霖如何?”

    众人大喜,连呼大善。

    吕玲绮亦不曾想,自己一来冀州就见着了李翊。

    还能见到他祈风祷雨,真是不枉此行。

    于是,有些直女地问李翊说道:

    “相爷神通广大,只是为何要明日求雨,而不在今日?”

    为何在明天,不在今天。

    这个问题问得好。

    你猜猜我为什么要选择明天祈雨?

    早在前日时,李翊便与自己的科研团体,推算出来明天大概未时时分,会降甘霖。

    虽然具体时间可能有误差。

    但是没关系,反正李翊是设坛求雨。

    会有一套祈雨仪式动作。

    等雨真正下来的时候,自己再结束动作就可以了。

    包管万无一失。

    “……天机不可泄,汝明日便知。”

    李翊澹澹地回复道。

    遂命设坛于渤海南郊。

    翌日,万民聚观。

    九丈高台上,青幡招展。

    铜龙吐雾,玉磬鸣雷。

    李翊身披鹤氅,执桃木剑。

    吕玲绮在台下注视着李翊,忍不住悄声问荀攸说道:

    “丞相当真能够呼风唤雨?”

    荀攸捻须微笑,“且观之。”

    午时三刻,但见乌云渐至。

    李翊抓准时机,以剑指苍穹。

    登时狂风骤起,风过处,四下阴云渐合。

    “太乙敕令,雷部听宣。”

    只见李翊剑尖处竟燃起一道火光。

    乃是李翊提前准备好的磷粉,专于此刻自燃。

    众人见此,无不惊呼。

    李翊又是一指,

    霎时风起云涌,雷电齐发。

    大雨如注般落下。

    顷刻之间,电闪雷鸣,雨落如豆。

    街市成河,溪涧皆满,足有三尺甘雨。

    百姓欢呼跪拜:

    “李公真神人也!”

    吕玲绮目眩神驰,按剑叹曰:

    “向闻相爷在赤壁设坛借风,我神往已久。”

    “今日竟见得丞相召来雷雨,真大开眼界。”

    李翊佯装力竭,由侍者搀下。

    至夜宴时候,荀攸密问道:

    “相爷何以……”

    李翊乃一指案头的《天文志》,笑道:

    “此非我之力,乃格物院三十人演算半月之功耳。”

    “吾布政河北,民众信鬼神,而不干实事。”

    “故吾处置左慈,设坛祈雨。”

    “此皆是为了稳定人心,使河北稳固。”

    “目今正是多事之秋,尔等也当打起精神来。”

    “勿得松散懈怠,使奸佞之徒,趁虚而入。”

    荀攸喏喏趁是。

    如此一来,河北的要紧之事,总算一一解决。

    至于剩下来的公务,李翊乃回到自己久违的相府。

    召集幕僚,与自己一起讨论,一起处理。

    一年中,有不少新人加入。

    众人皆急于在李翊面前表现,各自埋头苦干,宵衣旰食。

    不表。

    ……

    荆州,江陵。

    却说诸葛亮至荆州后,以李翊为榜样,每日夙兴夜寐,辛苦工作。

    再伊籍、马良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总算将荆州的民生恢复到了战前水准。

    由于诸葛亮并没有上来就去动荆州豪强们蛋糕,所以众豪强还算安分。

    基本上也配合诸葛亮的工作,各取所需。

    这日,诸葛亮在江边观望许久,迟迟等不到想见的人来。

    不由眉头蹙起,长长地叹了口气。

    “……子乔负我也。”

    张松答应诸葛亮要回江陵来看他,可最后却没有回来。

    诸葛亮知道,张松不回来,说明他不止去见过曹操了。

    甚至肯定还与曹操达成了某项交易,以致于最后不敢回来见自己。

    “……先生不必烦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