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刀尖上的舞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刚刚孙卫国打电话,他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消息,其中,【小叶当卧底】【宛北】【爱康精神病院】等几个词,在孙卫国的嘴里反复出现。

    再结合孙卫国的神色变化,以及孙卫国那会汇报,高叶已经知道了他爹在宛北当卧底的事情。

    赵援朝不难推断出,高叶很有可能,跟着爱康精神病院的犯罪分子,跑宛北去了。

    想到这里,赵援朝浑身就冒冷气,额头上,更是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

    宛北是什么地方,他这个桂海省治安厅厅长,太熟悉不过了。

    四个字形容

    ——人间炼狱!

    每次从那边传回来的一些案例,连他看了,都是一阵胆寒。

    太多的人去了那边,从此了无音讯。

    死?

    在那个地方,都是一种奢望。

    作为桂海省治安厅厅长,赵援朝每天都在想,能不能铲除这个地方,把那边园区的犯罪分子,全部绳之以法,把那边园区的人质,全部解救出来。

    但一个跨国,如同拦路虎一样,横在了中间,诸多方案,都被搁浅。

    就算大夏施加压力,跟宛北联合办案,每次的收获,也只有那么一点点。

    警方去,园区的人提前转移,警方一走,那些人又重新回来。

    就算能打击到,每次也就打击一个两个小园区。

    对于整个电诈行业来说,那点损失,如同挠痒痒一样,无关痛痒。

    解救百人的背后,还有千万人,在等着解救。

    但跨国联合行动,又不能每天都能进行,每进行一次的背后,都是双方在长达十多天乃至几个月中,沟通数次,谈判数轮的成果。

    到最后,最有效的办法,反而是派卧底,直接潜伏进入电诈团伙,获取内部消息,国内国外双开花,在国内打击电诈团伙的同时,也在国外,打击电诈团伙。

    但对于警方来说,培养一个卧底,十分不容易,治安体系千千万万个警察中,能当卧底的,少之又少。

    毕竟当卧底,首先要气质过关,不能太一身正气,多多少少,得带点儿匪气,这样才容易进入犯罪团伙。

    同时,还要有极高的智商,极高的临场反应能力,极高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在一众犯罪分子当中游刃有余的周旋,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获取情报。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意志还得坚定!

    当卧底,长的能当好几年,十几年,乃至数十年。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一群犯罪分子待几年十几年,没人能保证不会被同化。

    在这几点条件之下,能当卧底的,可以说是千里挑一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

    这只是门槛!

    被选拔出来后,卧底还得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培养各种在犯罪集团中,可能会遇到的专业知识。

    还得熟记犯罪团伙中,某些关键人物的喜好,特点,以及关系圈,还有犯罪团伙中,有哪几个派系,能利用的是哪个派系,不能利用的,又是哪个派系。

    做完这一切后,卧底上岗,才是危险真正的来临。

    卧底每次获取情报,传递给外面的同志,打击犯罪团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