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名震香港:华资首胜英资!(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九龙仓的其他业务出现问题,比如海港城、正在开建的写字楼、住宅,甚至天星小轮,这些都是小事情,后续也可以弥补;

    但港口这边跟航空一样,属于一个区域最重要的基建设施,还可能涉及海外业务,所以必须谨慎。

    股东大会结束后,不少记者连忙上前想要采访杨文东,考虑到人设需要以及安稳九龙仓内部的英资员工,杨文东也就回答了部分记者的问题;

    特别是关于九龙仓未来员工的,他也做了详细的回答,表示不会随意动任何员工,以保证九龙仓未来的正常运营;同时还会调集资金,加大速度修建海港城,以促进更多建筑工人就业,缓解如今香港建筑行业大量的失业问题。

    一番回答,顿时让九龙仓股民及记者觉得未来满是希望。

    大会结束后,杨文东便返回公司,整个康乐大厦内部的员工也知道自己公司获胜了,到处都是笑容,不少人看到杨文东后,也是纷纷打着招呼;

    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后,却发现苏依依已经来了,看到杨文东后笑道:“我带了一点吃的过来,是我妈烧的。”

    “郭婶年纪也不小了,就别亲自做事了。”杨文东笑着回道。

    其实郭婶的年龄也不算很大,毕竟40年代的人结婚比较早,生苏依依的时候还不到20,如今的郭婶,其实也才不到50岁;整个年龄不算大不算小,可郭婶年轻的时候过于辛苦,导致如今身体较差,杨文东也是找了最厉害的中医,一直给她调养。

    苏依依回道:“没事,医生也都说了,要适当的做点什么事,总不能天天坐在家里看电视吧?”

    “也对。”杨文东点点头,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运动不是说要每天跑步多少公里,或者撸多少铁,而是要做一些事情,同时在心理层面,也有一些目标。

    郭婶准备的菜也很简单,一盘红烧肉、一盘青菜、一盘胡萝卜炒肉丝,外加一碗西红柿蛋汤;

    不算多好,但二人也是吃的津津有味,这也让他们二人回想起了当年的情景;

    快吃完的时候,苏依依询问:“九龙仓你都收购到手了,感觉半个香港都是我们家的了;现在外面可是有人将我们杨家称为杨半城啊。”

    “这是必然的,我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原先历史上的李嘉成,在90年代也被称为李半城,但其实他巅峰时候的成绩,还是比不过如今的杨文东的;

    长兴地产在67年前后借助实际扩张,外加后续几年的发展,还动用了长兴航运在海运市场的巨大利润,购买了大量物业以及地皮,连中环的大厦,在数量上,也是仅次于置地了;

    如今九龙仓到手,虽然九龙仓在港岛这边物业差了点,但在九龙半岛上的地皮,位置就真的是太多了,海港城能够成为未来香港第一商场,本身位置自然也是顶级的,除了不在中环,其他也可以说是毫无缺点。

    苏依依接着道:“想想当年我们都是住在寮屋的木房里,如今15年时间,变化居然如此之大。”

    杨文东点点头道:“是啊,都15年了,时间真快。”

    从1958到1973,这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先知金手指”,他也成功的在香港打造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了;

    苏依依又道:“好多时候,我都怕这一切是一场梦啊,但又觉得,以我那个时候的见解,估计也做不出这样有水平的梦了。”

    “是啊,普通人哪有这样的野心。”杨文东笑了笑说道:“别想太多,以后说不定,我们杨家的成就会更高。”

    苏依依好奇问道:“还会有什么更高的成绩?香港之外吗?”

    对于杨文东的商业发展规划,苏依依一般不怎么过问,但大概也还是知道一些的。

    杨文东道:“对,未来在香港,或许我还会发展一些,但主要还是进军海外市场了,别看我们今天在香港看起来很厉害,但对比欧美的大型公司,就差远了。”

    在没有电子科技与互联网的时代,都是传统产业,即使有所创新,后来者想超过前面的巨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唯独软件与互联网,它们的传播模式可以指数级增长,同时未来趋势被资本看好,所以财富才可以爆发式增长;

    而之前,就真的只能一步一步的赶超,即使是穿越者的优势,借助各种机遇,也需要很久很久才可能成功;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汽车行业,在50年代之后,全球排名前十的汽车巨头,只有一个现代杀入进去,但现代杀入进去的前提是韩国政府层面的全力扶持,外加老美为了打压日本汽车,特意给了韩国汽车行业很多技术、政策上的优惠,要不然也不可能成功;

    唯独等到几十年后新能源时代,算是一场技术革命,才成功的改变了全球格局。

    如今的长兴集团,对比海外的石油、汽车、重工、金融集团,还是差远了,甚至想达到这些层次的水平,唯一的机遇就是电子科技了;

    只不过蝴蝶效应之下,他还能不能成功投资未来的电子巨头也不好说,自己本身产业能做到多大,也无法确定,所以自然要多条路一起走,香港内地的机遇不错过,海外市场也是一样。

    苏依依则笑问道:“我们现在的财富,已经十辈子花不完了,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