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安禄山史思明,灭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那些曾经与安史两家有过勾结的官员、将领、富商,此刻全都面如死灰,躲在自己的府里,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他们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而此时,在城外那座废弃的驿站里。

    数百名不良人,已经重新集结。

    他们身上的血腥味,凝成了实质,但他们依旧沉默肃立,昨夜那场惊天屠杀,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例行公事。

    袁天罡站在他们面前,手中拿着两本厚厚的名册。

    “安氏一族,七百一十三人,已尽数诛绝。”

    “史氏一族,六百四十一人,已尽数诛绝。”

    “一千三百五十四人,无一错漏。”

    他的声音,依旧古井无波。

    “很好。”

    袁天罡合上名册,转身,望向南方,长安的方向。

    风雪,不知何时已经停了。

    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上升起,将天边的云彩,染成了和昨夜的鲜血,触目惊心的颜色。

    新的时代,来临了。

    而它的开端,便是用叛逆者的鲜血,来祭旗。

    ……

    长安,太极殿。

    天光未亮,厚重的宫门在吱呀声中缓缓开启。

    身着各色官袍的文武百官,哈着白气,鱼贯而入。他们低声交谈,目光闪烁,看似寻常的早朝,空气中却弥漫着紧绷而又兴奋的气息。

    武将们一如既往地站在左侧,一个个盔明甲亮,身形挺拔,却大多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

    而右侧的文官队伍,则显得“热闹”许多。

    尤其是站在前列的几位,他们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是传承千年、根深蒂固的五姓七望。

    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

    他们的衣袍虽然不如武将那般华丽,但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优越感,那种视天下为棋盘,视苍生为刍狗的淡漠,却让整个大殿的温度都降了几分。

    为首的,是博陵崔氏的崔涣。他年过五旬,面容清瘦,一双三角眼微微眯着,精光内敛。

    他正与身旁的户部尚书,范阳卢氏的卢奕低声交谈。

    “卢尚书,此次的事情,可都安排妥当了?”

    崔涣的声音压得很低。

    卢奕肥胖的脸上挤出胸有成竹的笑容,他捻着自己保养得极好的山羊胡,自信满满地回道:

    “崔侍郎放心。国库早已空虚,账目也做得天衣无缝。别说他李璘要支撑百万大军的粮草军饷,就算只是十万,也休想从户部拿走一粒米,一文钱。”

    “那就好。”

    崔涣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同样来自世家的同僚们。他们纷纷投来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

    这是一张早已织好的大网。

    他们承认,他们小看了李璘这个曾经的永王。这个年轻人篡位的手段,狠辣、果决,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但,那又如何?

    打天下和坐天下,是两回事。

    你李璘能靠着那群只知杀戮的丘八莽夫夺了皇位,难道还能靠他们来治理这偌大的江山吗?

    笑话!

    大唐的钱粮、土地、人口,七成以上都掌握在他们五姓七望的手中。没有他们点头,政令不出长安城,税赋收不上一分一厘。

    现在,他们就要让这位新皇帝尝尝,什么叫做真正的力量。

    不给你粮草,不给你军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