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会长大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关于‘炒标金’,陈光良决定让自己冷却一下,不要天天惦记着这回事。

    他是长期看涨,而且知道今年的‘金银兑换比’可达1:62(去年平均38),而如今才44;所以,他只需要让属下一直做多,其余大可不必频繁的操作。

    月底交割后,下月初就先买进一半(无论价格),剩下的一半资金观察,择机再入。

    这个月哪怕亏损没关系,但下一个月肯定会赚钱。今年还有十个‘交割月’,只要八个月赚钱,那整体就是大赚。

    除了‘大势’在他们这一方外,还有就是‘人和’,如今大家已经形成一个‘倒程联盟’,说白了就是盯上程霖生这个大肥羊。

    这一天。

    在‘大华饭店’的大厅里,沪市华资出租车企业悉数出席,为成立‘华商汽车商业同业公会’。

    一共是四十五家华资出租车企业,小到只有两三辆出租车,大到拥有二十多辆出租车。

    整体实力还是很弱的,仅占沪市出租车市场的20%左右。

    “好,今天‘华商汽车商业同业公会’正式成立,接下来第一件事,是选出会长一职,大家先提名三人,再举手选出!”梁孟起作为主持人,在台上大声的说道。

    此次成立‘华商汽车商业同业公会’,可是长江出租车牵头的,说白了大家已经有了‘会长’的选择。

    果然,接下来在和周祥生的竞争中,陈光良以更多票数当选‘会长’,周祥生则当选‘副会长’。

    祥生出租车虽然规模更大,但很显然大家都知道陈光良的影响更大,而且长江出租车扩张还不是很轻松的事情。

    重要的是,陈光良能更容易带动大家!

    接下来,陈光良开口说道:

    “感谢大家的信任既然大家信任我,那我也要带领大家接下来做成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反对租界当局歧视华商车行。在遇到司机违规,租界总是对华商车处理严,对洋车却极宽。我会带领大家去和租界当局交涉,迫使他们改变这种不公正做法。”

    既然担任了‘社会公职’,那就需要出面去做这种事情。如今陈光良是沪市的报业大亨、地产大亨,自然更容易促使租界管理局的纠正。

    “好,陈老板说的有道理啊,这种事情早该一视同仁。”

    “对啊,凭什么我们华商要低人一等,这可是我们华夏人的地盘。”

    随后,陈光良示意大家平息愤怒,接着说道:“第二件事,我们来登记一下各家的石油用量,汇总过后,再去石油公司谈判,让我们的价格和洋商保持一致。我算过,这样我们可能降低10%的价格。”

    “好,我非常支持这个提议。”

    “我们所有车行加起来,石油用量就不小了,谈判的底气更足。”

    “陈老板魄力很大,此举所有人都受益。”

    最后,陈光良说道:“第三件事,成立研究会,研究外商服务情况和竞争策略。提出华商汽车服务措施,印发《开车须知》,促进行业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取得竞争优势。”

    “这个也不错,长江出租车服务水准很高,陈老板愿意分享经验,简直太好了!”

    “祥生出租车的服务也不错,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会提高的。”

    三件事情,很快敲定!

    期间周祥生也是放下失去‘会长’的遗憾,全力配合,毕竟这么多人看着的。

    接下来,陈光良还接受了《东方日报》记者的采访,表达成立‘华商汽车商业同业公会’的初衷,特别是解决‘两个不公平’和‘一个整体服务质量不足’的问题。

    众人看陈光良还邀请记者,立即明白这位会长是打算用舆论先做‘施压’预热,接下来再去交涉。

    陈光良接受记者采访后,又邀请周祥生讲几句,这个报道才算完美。

    此时。

    “陈老板、梁经理,你们的石油用量怎么这么高啊?”

    “对啊,你们不是二十辆出租车嘛?”

    此时很多人都发现不正常,在登记时候,长江出租车的石油用量,已经接近大家的联合了。

    陈光良笑道:“实不相瞒,我们订购了一百辆雪佛兰汽车,现在已经在海上。所以接下,我们长江出租车将有120辆出租车。”

    “啊深藏不露啊!”

    “这是好事,我们华资出租车企业,终于有家像样的大公司了。”

    此时的周祥生,心中震惊不已,原本他还以为自己29辆车是第一大出租车企业。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低估了人家。

    这时候,陈光良又说道:“各位,大家同为华资出租车企业,理应互帮互助。我在这里说出一个自己的观点,现在欧美经济大萧条,他们的汽车价格应该会更便宜,但这只是相对于美元、英镑来说。但实际上,现在外面的行情是‘黄金升值、白银贬值’,也就意味着汽车后面会涨价,大家能有实力增加自己实力的,可要仔细考虑一下了!”

    这一下,所有人都在佩服陈光良的人品,周祥生更是生出一股惭愧,毕竟他曾经抢过长江出租车的生意(电话)。

    当然,周祥生也决定去寻找贷款,扩大自己的车行。

    陈光良如此做,确实是有些给自己‘增加麻烦’,但又何尝不是想华商崛起,去打压洋商。

    至于他给自己进口400辆汽车,后面的200辆可以卖给私人,可以卖给周边城市,这玩意完全不愁卖。

    所以,他大可不必小气。

    当然也有人将他的话,不放在心上,这也是很正常的。

    次日,《东方日报》刊登了‘华商汽车商业同业公会’成立的消息,并陈述了华资出租车目前处于的‘不公平’待遇,以此获得更多人的同情。同时,‘华商汽车商业同业公会’成立后,将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一时间,得到很多人的支援。

    “以后,我只用华资出租车公司的车,支持我们华人自己的出租车事业。”

    “是的,原来华资出租车不仅油费高,而且还容易遭到租界巡警的为难,但他们价格却比外资出租车便宜。”

    “所以说,我们要多多支持我们自己的企业。”

    有了这些舆论基调后,陈光良才开始组织解决问题。

    这是他第一个‘公职’,而且还是‘领头羊’,所以他也是想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