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决堤信号,火车司机来援,破解电车难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救援列车冒着黑烟沿着铁路线朝着东北方向奔驰而去。

    爱国2型蒸汽机是爱国蒸汽机的改进型号,以功率大著称,李爱国将气阀推到底,列车的速度一路飙升到95公里每小时。

    让李爱国有些没想到的是,作为燃料供给系统的一部分——司炉工陈伯雅的表现挺不错。

    一锹煤十几斤,一锹接一锹投煤,为了保证列车高速运转,自打火车进入主线后,陈伯雅就没有休息片刻。

    此时他的脸和手都是黑的,只有牙齿是白的,锅炉旁温度又高,夏天跟蒸笼似的,汗水不停地从头上往下流,衣服就没干过。

    有几次张司机想要帮忙焚火,都被陈伯雅拒绝了。

    “我能坚持,您还是盯着点前方,现在列车速度高,来不得半点马虎。”

    “嗨,你小子能不能成为火车司机,我不知道,肯定是个优秀的司炉工。”

    当着李爱国的面,张司机特意夸奖了陈伯雅一句。

    李爱国点了点头,又扭头看向刘青松:“老刘,这个季度已经发生了五次淹车事件?”

    “是啊,今年雨水特别多,再加上有不少铁路桥建造于解放前,高度不达标。”提起这事儿,刘青松就一头包。

    虽然这些事故因为救援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此频繁的发生意外,总有一次会造成大麻烦。

    比如这一次淹车事件.就危机万分。

    李爱国一边夹烟,一边问:“没有提前预警吗?”

    “其实自打建段以来,段里面就特别重视气象变化,专门跟军威气象局对接,接收相关的气象预报资料。”

    刘青松是救援队队长,对这些东西比较了解,缓声说道:“只是这些预报压根就不准,另外,近期金陵那边好像出问题了,中断了气象预报工作。”

    这年月,金陵在国内气象和地质灾害的研究中走在前列,拥有科学院直属的金陵地球物理研究所、金陵紫今山天文台等两家科研所。

    在红星计算所的开张仪式上,李爱国曾经跟金陵地球物理研究所赵九张约定过,有朝一日,要联手把计算机运用在气象和地质灾害的预报上。

    现在竟然出事儿了?

    李爱国心中一跳,缓了下神,询问到底是哪个单位出了事,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近期金陵那边的气象预测中断了。不过关系不大,毕竟那玩意本来也不准。”

    刘青松站起身,指了指前方:“现在已经过了马山扳道站,距离K16列车出事的地点只有不到五十公里了。”

    闻言,李爱国缓了口气,重新把精力集中在了驾驶火车上面。

    此时,K16列车就像是一条受伤的巨龙,静静的躺在铁轨上。

    列车长周芳看着窗外的大雨,心中既庆幸又惆怅。

    这事儿还得从昨天晚上说起,列车在离开沈羊站后,雨便越下越大。

    列车冒着大雨奔驰,副班正司机黄婧突然发现前方的铁轨上出现了点点晃动的亮光。

    她当机立断采取了刹车操作。

    后来才知道,前方的铁路桥坍塌了,虎山扳道站的扳道员为了防止列车出事,冒着大雨步行七八里,终于赶在列车抵达铁路桥之前,挡在了列车前。

    K16列车死里逃生,真是幸运。

    惆怅的是,据扳道员介绍,这里的大雨已经下了将近七八个小时了,上游的堤坝随时可能坍塌,在关键时刻,列车却撂了挑子。

    “也不知道黄婧同志她们把列车修理好了没有。”

    这样想着,周芳再也坐不住了,一边让乘务员们安抚乘客,一边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此时外面的雨下的太吓人,虽然是上午,光线却跟黄昏差不多。

    冒着雨,周芳来到车头位置,往车下探了探身子:“小黄,情况怎么样了?”

    “周车长,应该是气路问题,估计没办法修好了。”

    黄婧已经熬了一天一夜,身上和脸上都沾满了污泥,看上去非常狼狈。

    “别着急。虎山扳道站已经通知了段里面,要不了多久,救援列车就能赶到。”周芳知道在关键时刻,最重要的是安定军心。

    她的话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道枪响。

    这枪声划破雨幕呼啸而来,现场就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黄婧手持扳手,半个身子从车底探出来,怔怔的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快,快,周车长,黄司机,赶紧上车。”扳道员着急忙慌的跑过来,边跑边喊:“那枪声是决堤的信号,上游水坝坚持不住了。”

    轰!

    周芳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心脏猛地的跳动几下。

    火车所处的位置正是低洼地带,距离河水面只有不到三、五公分,一旦决堤,洪水席卷而来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多年的经验,把她从恐慌中拯救出来。

    瓢泼大雨中,周芳擦去脸上不可能擦去的雨水,挺起胸膛:“上车!”

    此时车上的乘客们也听到了这道枪声。

    有人说是山上的猎人在打猎。

    也有人说是在抓敌特。

    一个当地的乘客扯着嗓子喊道:“这,这是水坝要决堤了。大家伙快跑啊!”

    那些乘客们听到喊声,都慌张了起来,特别是几个正在吹牛逼的小年轻,反应很快,站起身就要蹿下去。

    “都给我站住!”周芳刚好上车,看到这一幕,大吼了一声。

    不得不说,当车长的,别的本事可能没有,嗓门一定要大。

    这一声炸雷,把所有人都给震在了原地。

    一个身穿体面毛料中山装的小年轻着急的说道:“这里要被淹了,咱们都得死在这里!”

    周芳指了指车窗外面,冷声说道:“你们看看外面。”

    乘客们打开车窗往外看去,只是一眼,他们都呆愣在了原地,只见外面黑乎乎的一片,咆哮不止的洪水正向列车冲来。

    “现在出去太危险了,救援列车已经在来的路上了,我们只有坚持下去。”

    “谁知道救援什么时间能来。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

    “同志,请你冷静一点,请你相信我们。”周芳见他情绪激动起来,耐心规劝。

    路钟山的几个朋友也劝说:“路钟山,咱们还是听车长的吧?铁路上不会不救咱们的。”

    “你们都是傻子,他们先把咱们稳在这里,等会自己逃跑!”路钟山挥了挥手甩开那几个朋友的手。

    “这怎么可能!你别胡闹了。”几个朋友见路钟山发火,心中也都有些无奈。

    “好,你们要留在这里等死,那随便你们,反正我谁也不相信。”

    路钟山没等周芳反应过来,就从窗子里钻了出去,跳进黑暗中,不见了身影。

    “车长.要不要我去拦着他。”乘警走过来,小声问。

    “已经来不及了,咱们还要集中力量保卫列车的安全。”周芳也没有办法,让乘务员和乘警发动乘客们,等洪水涌过来的时候,想方设法把水给排出去。

    虽然这种办法只能延缓那么一点点的时间,但是有时候就是这点时间能够扭转局势。

    挂在车顶的广播里传来了清脆的声音。

    “各位乘客同志,K12次列车遭遇洪水围困,请大家不要惊慌,救援列车就在来的路上,请乘客同志们配合乘务员的工作,做好应对洪水的准备工作。”

    这年月,大部分乘客都特别信任身穿制服的乘警。

    即使有了路钟山的鼓动,现在搞清楚状况后,也很快从恐慌中清醒过来。

    搪瓷缸子、铝饭盒、啤酒瓶子.所有能装水的东西都拿了出来,有几个年轻小伙子还脱掉了衣服,准备塞到车门、车窗的缝隙中。

    列车外。

    汹涌的洪水如同怪兽般向列车冲来。

    列车内。

    乘务员、乘警、乘客们众志成城。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落下来,将现场照的光亮起来,一场人与大自然的战争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

    呜呜呜.

    远处传来阵阵汽笛声。

    这略有刺耳的汽笛声,在此刻却显得格外悦耳动听。

    “是救援列车来了!”乘警扒拉着车门往远处看去,看到了车顶那面鲜红旗帜在大雨中飘扬,兴奋的大喊大叫起来:“我们有救了!”

    周芳刚才一直强撑着,得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那股劲儿顿时消失了,身子晃了晃,黄婧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

    “列车长,你没事儿吧?啊,车长,你发高烧了。”

    “我能撑得住。”周芳拍了拍黄婧的手,示意她别让那些乘客们注意到,等黄婧放下手后,笑了笑说道:“黄婧,走,咱们去配合救援队同志的工作。”

    周芳把安抚乘客们的工作交给了副车长,便带着黄婧冒着雨来到了列车后方。

    此时洪水已经淹没了脚脖子,救援列车一路驶来,溅起点点水花。

    “报告正司机,我看到K16次列车了咿,还有两个人,他们打出了信号。”张司机的脑袋一直伸在车窗外,此时汇报导。

    李爱国轻轻松开气阀,一把推上小闸。

    救援列车缓缓停在了K16次列车的正后方,两者的距离只有不到三米。

    “这火车司机的水平跟我师父差不多了。”

    身为火车司机,黄婧非常清楚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要精准计算出刹车距离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走,咱们赶紧过去。”周芳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大步走过去。

    司机楼的门打开,一道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李大车?真,真的是你亲自来了?”周芳先是一愣,旋即兴奋了起来。

    “师傅,师傅!”黄婧也激动得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她觉得天一下子亮了。

    李爱国跳下司机楼,站在冰冷的洪水中,眯起眼四下看了看:“形势危急,周车长你马上返回列车上,请乘客们做好返程的准备。

    黄司机,你去配合周车长的工作。”

    “师傅,我想留在这里帮你。”黄婧怯生生的说道。

    李爱国板起脸:“黄司机,这边有救援队的同志,请你服从安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