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大中始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p; “驾!杀……”

    吴煨催促战马,举枪朝着李执义等天雄精骑杀去。

    瞧他率领六百多天平老卒杀去,朱淮却止步不前,眼见四周五百多胡骑动摇,心里不免活络起来。

    “倘若负隅顽抗,我朱淮今日恐怕要葬身此处。”

    “既然如此,何不率军杀了这吴煨,以此将功补过?”

    想到这里,朱淮当即就准备集结河中胡骑动手。

    不曾想,不等他动手,西北方向便出现扬尘。

    “援军吗?”

    朱淮将手握紧长枪,然而不等他动手,便见打着天平旗号的骑兵从扬尘中冒出头来。

    吴煨欣喜若狂:“王郎!!”

    “弟兄们,王郎来了!”

    吴煨叫嚷,四周天平老卒士气一震,而朱淮也连忙收起心思,叫嚷道:

    “杀退官军,拿下翼城!!”

    “杀……”

    一同动摇的胡骑们眼见王守文率军到来,当即佯装坚定,纷纷朝着天雄军精骑杀去。

    天雄军的骑将李执义见状,当即调转马头:“撤!撤回曲沃!”

    霎时间,双方角色转换,天雄军成了被追击的一方。

    天平军会师追击书吏,天雄军落马死者数以百计。

    独守木桥的河中马步兵见状连忙往翼城撤退,但是却被王守文注意。

    王守文率军调转马头,将翼城马步兵连杀三阵,仅有百余人逃入城内。

    不等城门关上,王守文率军冲入翼城,将翼城官兵尽数捕杀,劫掠翼城府库及城内富户。

    “我只给四个时辰,四个时辰后,大军立即动身前往沁水!”

    “是!”

    王守文在城内街道上对身旁将领吩咐,随后调转马头看向吴煨。

    “大郎……”

    “王郎,我…我无能!”

    吴煨眼见能够休息,当下便低头对王守文认错。

    王守文见状询问过程,尽管对于吴煨丧师九千的结果有些不满,但毕竟是他在战前让吴煨率老卒出逃,因此他只能压下不满情绪,安抚其道:

    “此事是我交代的,自然与你无关,你不必自责。”

    话音落下,他看向朱淮说道:“你能率军突围而不变,我果然没看错人。”

    夸赞之后,他不等朱淮开口,便与二人交代道:

    “眼下尔等败亡消息,应该才传遍四周不久。”

    “趁此机会,我军收没翼城财物,一鼓作气冲入河阳,不给河阳集结兵马的机会,走入魏博,以钱帛贿赂魏博境内卫州刺史,趁机走入天平!”

    “眼下河南饥民甚众,只要我等散发钱粮,必然能聚集兵马,拿下郓州。”

    “届时再向朝廷请表,不怕朝廷不同意!”

    王守文还是想着坐大后向朝廷请表,而这也是安史之乱后,诸镇牙兵心里对出路的大概想法。

    见惯了河朔、淄青等镇牙兵驱逐节度使后请表留后的戏码,王守文也以为朝廷会以自己为郓州刺史为结果,将这场闹剧结束。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位于正平县的李承勋也才刚刚得知昨夜的临汾之战,也知道了崔屿等人对他的弹劾。

    “荒唐!叛军已经被我讨平大半,不过千余骑兵,如何能突袭临汾?!”

    正平县衙内,李承勋生气拍案,但心底却隐隐后怕。

    他想到了拓跋思恭昨日的那番话,因此连忙看向拓跋思恭:

    “拓跋头领,你昨日说阵上军马、乘马数量不足,可是真的?”

    “估计是末将看错了……”

    拓跋思恭当然不可能承认,如果他承认了,那岂不是坐实了崔屿等人的弹劾。

    “哼!这崔屿坐拥万八精锐,竟然被不足千余叛军残寇所袭,如今还想把战败之因推到本使头上!”

    李承勋冷哼一声,反驳了崔屿口中,北边有数千叛军精骑的言论。

    不过他也知道,叛军估计还有精骑藏匿于他处,不然自家侄儿还在追击的贼军精骑,为何会突然从翼城方向出现在北边的临汾方向。

    只是这种事情,他自然是不能承认的。

    他已经向长安发去捷报,倘若崔屿此言坐实,那他先前的捷报就成了笑话。

    李承勋的想法还没有落地,衙门外便响起了急匆匆的脚步声。

    不多时,王重荣带着一份军情走入衙门:“讨击使,曲沃传来军情,请您阅览!”

    “交上来!”

    得知曲沃传来军情,李承勋心里渐渐不安。

    果然,当军情被他打开,其中内容便是李执义讲述了率军追击叛军精骑,然后被北边出现的精骑夹击的事情。

    不仅如此,翼城被叛军攻破,城内情况不明。

    李承勋脸色难看,随后当着众人面将军情丢入香炉中焚毁。

    “李执义传来军情,有千余精骑从临汾杀来,与叛军余寇合兵后将其击退,翼城被攻破。”

    他隐瞒了北边那支精骑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在正平打出的大捷看起来分量沉重,不至于把报捷闹成笑话。

    “叛军如今聚集两千余精骑于翼城,恐怕走向沁水,走入河阳镇。”

    “王牙将,你派轻骑走绛县前往河阳镇,请河阳韦节度使阻拦叛军前往河南道!”

    “末将领命!”

    王重荣眼神闪烁,随后作揖退出衙门。

    在他离去后,拓跋思恭见状询问道:“讨击使,朝廷并未准许我们进入河阳,您看……”

    “我现在就向朝廷请表!”李承勋连忙解释,随后手写奏表,派人送往长安。

    在奏表送往长安之余,翼城的王守文果断率军走入泽州,进入河阳镇。

    因为并未得到讨击平叛的旨意,泽州刺史并未出兵阻拦,而是加急将军情送往孟州。

    河阳三城节度使乃是深受皇帝信任的韦澳,他于去年被外派河阳,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孟泽怀等州观察使。

    消息送抵孟州河阳时,韦澳还在理政。

    “不是说叛军被讨平了吗?”

    韦澳抬头质问眼前人,河阳左厢兵马使闻言作揖道:

    “昨日送来的消息中,确实说叛军在正平惨败,已经被朝廷讨平。”

    “只是不知,这被讨平的叛军为何会出现在我河阳。”

    见兵马使这么说,韦澳当即起身来回渡步。

    “王兵马使以为,本使是否要率军讨平叛军?”

    “这……”王兵马使见状迟疑,随后作揖道:“末将以为,不如请示朝廷。”

    “……”韦澳闻言皱眉沉默片刻,接着询问道:“叛军如今到哪了?”

    王兵马使不敢怠慢,当下解释道:“叛军已经抵达沁水,并未与我军为难。”

    “李讨击使已经在往翼城集结兵马,看样子是准备等到朝廷旨意,随后入境河阳讨击叛军。”

    李承勋讨击叛军的范围在凤翔、邠宁、泾原、河阳、天雄等镇境内。

    如今叛军走入河阳,他自然是要请示朝廷的。

    尽管这样做很耽搁时间,可规矩摆在这里,倘若他不遵守,未免会闹出事情来。

    按照规矩,韦澳也可以讨击叛军,但若是交战不利,朝廷是不可能为河阳镇表功的。

    正因如此,王兵马使才不愿意与叛军为敌,而是想着趁早驱赶叛军前往魏博或义成等镇。

    王兵马使不愿意与叛军交战,韦澳一介文人,自然是没有领兵打仗能力的。

    倘若折损河阳镇兵马,那他的仕途恐怕也就止步于此了。

    想到这里,韦澳沉吟片刻后,还是对王兵马使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本使立即向朝廷请表,劳请王兵马使派轻骑侦查叛军动向。”

    “使君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王兵马使闻言也松了一口气,随后在韦澳示意下走出衙门。

    不过等他走出衙门,走上马车后,他却对车夫吩咐道:

    “派人告诉天平军的叛军,趁朝廷旨意下来前,尽早离开河阳镇!”

    “是……”

    车夫应下,随后驾车护送王兵马使回家,再派轻骑传出消息。

    与此同时,王守文等人也急忙向东行军,准备穿过泽州后,派人贿赂魏博镇卫州兵马后走入郓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