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河渭节度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驾!驾!驾……”

    五月中旬,阳光灼热地洒在广袤的河西草原上,盎然的草地随风起伏,如一张巨大的绿毯。

    西边的祁连山积雪融化,汇成河流滋润整片草原。

    一支十余人的轻骑队伍在官道上疾驰,尘土飞扬,马蹄声急促如鼓点,打破了草原的宁静。

    随着路程的延伸,他们穿过了无数个驿站,换乘过一匹匹骏马,蹚过一条条湍急的河流,他们的足迹似乎已经踏遍了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终于,在一次换马疾驰后,一片恬静盎然的景象映入了他们的眼帘。

    清澈的水源和丰茂的草场,还有那成片作物的耕地都让他们心旷神怡。

    道路的尽头,一座城池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城墙高大坚固,门楼隐约可见,戍卫城门的将士朝他们吹响木哨,而他们也扬鞭策马,加速向那城门进发。

    “凉州大捷!张节度使率军收复凉州!”

    “凉州大捷……”

    当积攒多日的消息通过他们的呐喊传遍四周,他们心中的焦虑和辛劳在这一刻都被即将到来的安宁所取代。

    领头的伙长举起手中代表加急的帛书,这使得城门处的守军连忙收起拒马,清开甬道。

    转瞬间,他们策马冲过甬道,冲入了城内。

    城门上的敦煌二字,在阳光下显得十分醒目,而马蹄声也唤醒了恬静的生活。

    “凉州大捷!张节度使率军收复凉州!”

    捷报声响彻四周,他们就是要让河西所有人都知道……凉州收复!

    “凉州收复了?!”

    “真的收复了?”

    “是小张节度使收复的?”

    “太好了!凉州收复了,河西终于打通了!!”

    道路两侧的百姓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后拍手庆祝。

    凉州收复,这代表从凉州直通灵州的官道被打通,河西再也不是化外之地,而是与关内道紧密相连。

    “凉州收复!张节度使率军收复凉州!”

    敦煌衙门前,伙长翻身下马,手持帛书快步走入衙门之中。

    他的声音早已传遍正堂及两侧的六房,许多官员纷纷走出班值的六房,表情错愕的看向院内唱声的那名伙长。

    在他们还在争论是否派兵增援张淮深的时候,张淮深用行动打了他们所有人的脸。

    即便没有瓜沙豪强的帮助,他也依旧收复了凉州,而且速度远超众人想象。

    “凉州收复了?”

    坐在别驾堂内,李恩脸色难看,缓缓起身。

    与此同时,索忠顗也缓缓起身,但他却是表情复杂。

    兴许他在庆幸,庆幸自己将索勋提前安排到了甘州。

    如果张淮深收复凉州,那索勋的功劳必不可少。

    很快,脚步声从内堂传来,张议潮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他的脸上带着诧异,显然没想到张淮深竟然在那么快的时间里收复了凉州。

    “节度使!凉州大捷!”

    “淮深收复凉州全境了?”

    他走上前扶起朝他作揖的轻骑伙长,伙长也激动点头:“收复了!张节度使率刘刺史收复凉州全境,眼下恐怕已经向兰州、会州进军了!”

    “节度使,从河西通往关内的三条官道,很快就要打通了!!”

    伙长十分激动,可张议潮比他更激动。

    “好啊!好好好……”

    张议潮攥紧拳头,深吸一口气道:“命淮深将消息传往长安,让大兄告诉至尊,凉州收复,官道畅通!!”

    历经九十年,被阻断的河西官道,终于畅通无阻。

    哪怕是喜欢勾心斗角的李恩、索忠顗等人在听到这则消息时,心头都忍不住的升起一丝自豪。

    他们没有借助大唐的一丝力量,而是仅凭自己的力量,便收复了河西全境,打通了官道。

    眼下,他们还要收复会州和兰州,甚至收复整个陇西,恢复昔年陇右道的盛况。

    “昭昭大唐,天俾万国!!”

    张议潮高兴大笑,院内众人脸上也都是藏不住的笑意。

    哪怕这件事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可他们却还是忍不住的高兴。

    “节度使,如今河西收复,我们理当向朝廷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

    “没错,唯有得到河西节度使旌节,才能向四夷彰显我们的地位!”

    “节度使,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

    随着众人反应过来,他们纷纷建议张议潮向长安报捷,同时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

    在河西人的眼底,唯有获得了河西节度使旌节,才能洗刷他们曾经投降过吐蕃的冤屈。

    张议潮闻言高兴,连连点头:“好!这件事就由李别驾去办吧。”

    “向朝廷请表河西节度使旌节,请朝廷封赏此次东征有功的将士们!”

    说罢,张议潮便打开张淮深的帛书,以帛书内容,讨论起了此次东征将士的封赏事宜。

    此役功劳最大者,无疑是作为主帅的张淮深,其次是兰州刺史刘继隆,再往后是会州刺史索勋和山丹折冲都尉李仪中……

    张淮深将众人的功劳都列在了帛书上,不足两尺长的帛书,写下了上千表功内容。

    在张议潮将内容公布后,众人却都哑然了。

    无他,全因他们都知晓了帛书中的内容。

    刘继隆毫无疑问是功劳最高者,可他如今不过十九岁,还已经担任兰州刺史,以他的功劳,拔擢二级不成问题。

    可问题在于,让他拔擢二级,那是连张议潮都没有资格册封的官职。

    “在下以为,可以任刘继隆为甘州刺史、凉州防御使!”

    “没错,刘继隆可为甘州刺史、凉州防御使!”

    忽的,李恩、索忠顗二人站出来作揖,为刘继隆表功。

    只是二人的话,瞬间就让衙门内众人冷静下来。

    张淮深已经是甘凉节度使,如果刘继隆再担任甘州刺史和凉州防御使,那甘凉的事情应该由谁拍案决定?

    李恩和索忠顗,显然是想让甘凉二州找不出个能拍案的人,这样才能方便他们在甘凉安插人手。

    这般想着,其余人也蠢蠢欲动。

    只是不等他们开口,张议潮便沉声道:“我准备向朝廷上表刘继隆为河渭节度使!”

    “河渭节度使?!”听到张议潮的话,众人纷纷失声议论。

    “刘继隆不过十九岁,让他担任河渭节度使?”

    “河渭二州间还有临州,让他担任河渭节度使,那临州怎么办?”

    “能怎么办,自然归他管辖。”

    “那岂不是三州节度使?”

    “这……”

    一时间,针对张议潮的话,众人议论纷纷。

    在众人议论时,张议潮直接拍案道:“我会向朝廷上表张淮深为甘凉刺史,河西防御使。”

    “刘继隆擢河临渭三州节度使,河临渭三州防御使,兰州观察使。”

    “索勋擢会宁军节度使,会州刺史兼防御使。”

    “李仪中擢广武军节度使,兰州刺史兼防御使。”

    “酒居延……”

    张议潮陆陆续续说出对诸将的擢赏,其中张淮深以河西防御使位居河西节度使之后,刘继隆则是节制三州,观察一州。

    索勋坐实了会州刺史兼防御使的地位,李仪中也得到了兰州刺史兼防御使的位置。

    尽管会州、兰州、河州、临州、渭州等五州之地还未收复,但只要这些名头落到他们手上,以刘继隆等人的手段,拿下这些地方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这么想着,众人面面相觑,李恩和索忠顗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张议潮的想法。

    既然刘继隆封无可封,那就让他去陇西自立门户。

    如此一来,则是避免了旁人挑拨他与张淮深的关系。

    这般看来,张议潮是想把未来河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