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得消息,十六席与踏天之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r />     “踏天之争?道君大人,不是每一位半仙境强者,都有资格登天飞升吗?”

    忘尘道君摇头道:

    “那是以前。”

    在略作沉默后,忘尘道君忽然神色凝重道:

    “本君眼下能够为你透露的不多。你只需知道,自最近三万年光阴之中,踏入半仙境,仅仅只是有了登天飞升的资格。”

    “想要真正登天飞升,须得凑齐十六位半仙境强者,完成踏天之争。”

    “最终脱颖而出者,方才能够飞升证道。”

    许太平深吸了一口气道:

    “十六位半仙,争夺一个登仙席位?!”

    忘尘道君轻轻颔首道:

    “所以,每一回踏天之争,都会无比惨烈。”

    一脸不可置信的许太平,神色有些紧张地向忘尘道君问道:

    “这一回的踏天之争,开始了吗?”

    忘尘道君仰头看了眼丹房大殿穹顶,随即同样神色凝重道:

    “还需三位半仙入席才能够,这踏天之争才会开启。”

    许太平长吁了一口气道:

    “还好,在这真正的乱世到来之前,我还有些时间。”

    说着,他看向忘尘道君道:

    “道君大人,灵月姐为我谋划的这一场机缘,莫非便是为了让我能够应付日后踏天之争带来的乱世?”

    本身为了化解太虚量劫,便几乎赌上了整个青玄。

    若再遇上这踏天之争,他与青玄宗的众人,极可能在这场劫难之中万劫不复。

    “不。”忘尘道君目光一眨不眨地对许天平摇了摇头,“楚灵月真正想要做的,应当是想让你争得最后三席之一,获得踏天之争的资格。”

    许太平心头巨震,旋即苦笑道:

    “道君大人您还真瞧得起我。”

    忘尘道君听到这话,却是面带不悦道:

    “兜率宫的拾柴人,自然有资格参与这一回踏天之争。”

    说着,他径直转过身,朝丹炉走去。

    同时,他背对着许太平,头也不回道:

    “兜率宫大门为你几人敞开三年,这三年内你不但可以在那段光阴之中修行,有何困惑之处,也可以随时来问本君。”

    许太平看着忘尘道君的背影,喃喃道:

    “那便先来看看,灵月姐到底在神魂印记内留了些什么。”

    旋即,他紧握住灵月仙子留下的那枚玉佩,一道神魂印记随之进入他的脑海之中。

    在打开那道神魂印记后,灵月仙子的身影随之出现。

    从此时灵月仙子身后的背景来看,她留下这道神魂印记的时间,应当就是身在这兜率宫期间。

    这时,画面中的灵月仙子,终于开口道:

    “太平,忘尘道君能将这枚玉佩交给你,说明你已经助他炼成荡魔丹,净化下界那片秽土。”

    “你姐姐我,其实原本为你定下了另外一条路线。那条路线,虽然能助你一路提升修,寻得机缘。”

    “但却并非我最终的去向。”

    “这只是你姐姐我,为你安排的一条最稳妥的修行之路。至少能够保你万年无忧,让你顺利躲过太虚量劫。”

    “但今日,你既然能成为兜率宫拾柴人。”

    “姐姐我也不好再瞒着你了。”

    “毕竟,历任兜率宫拾柴人,最终都成为了十六席之一,参与了踏天之争。”

    “与其瞒着你,还不如告知你正确的路线。”

    听过灵月仙子的这番话,许太平心头巨震,暗道:

    “难怪莲瞳的推演中,会将这兜率宫之行,视作我修行之路以及救出青玄宗众人最重要的一环。”

    “原来其中关键在这里!”

    就在许太平心头巨震之时,灵月仙子的声音再次响起:

    “太平,接下来我会去的地方,是酆都。而这也是我前往寻找那第二条登天之路的必经之地。”

    “而且我正好,也可以去那酆都寻找一下进入黄泉的入口。”

    “或许能够寻到救下你二师兄的方法也说不一定。”

    听到这话的许太平,顿时眸光亮起道:

    “若能寻到救下二师兄的方法,那再好不过!”

    很早之前,灵月仙子便说过,酆都有着上清唯一一处能够以活人身份进入黄泉的入口。

    就在许太平激动时,灵月仙子的声音再次响起:

    “太平,这宝贵的三年光阴,你且安心在兜率宫修炼。毕竟,接下来这条路的凶险,远远超过我原本的预估。”

    “你我都务必小心!”

    完全看过灵月仙子留下的这道神魂印记后,许太平长吁了一口气,喃喃道:

    “灵月姐,太平定然不会辜负你的这番谋划!”

    一想到,接下来极可能在酆都寻到救下二师兄独孤青霄的方法,许太平顿时只觉得修行更有动力。

    ……

    三年后。

    冥罗墟星。

    无极深渊,丹元殿。

    “嗯?”

    苦守此地整整三年的紫冥尊者,陡然睁开双眸。

    旋即,只听他眸光兴奋道:

    “三年了,这底下,终于又有了动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