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分粮修腊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br />
    有了两条猎狗,追踪猎物就方便多了,打猎队只需要计划好包抄上去,总能得到个大丰收。

    赵三明还是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去了哪,这次是他离家最久的一次,秋老太都有些担心了,几次都在打猎队回来的时候站在人群里望着青梅欲言又止。

    要是心思细腻点的儿媳妇,该是已经主动上前询问了,可沉浸在又又又又收获了好多肉的青梅根本就没注意到,一门心思想要多打点野味,囤起来冬天慢慢吃。

    而秋老太本身就是个性格绵软爱纠结的人,一会儿担心儿子想要去问问小儿媳,一会儿又觉得小儿媳正努力打猎攒粮过冬,这时候去打扰实在不合适。

    纠结来纠结去,许大河也忙着找机会跟着一起进山多给家里挣点肉,一时也没发现自家娘的心情。

    刘大妞倒是早就发现了,可啥也没说,在她看来小叔子那在家霸王在外怂包的货色,没回来说明在外面过得好得很。

    再说了,那么大个人了,能出啥事,她还要忙着处理分到的野味,既要照顾两个皮孩子,又要小心肚子里揣着的这个,哪里有闲功夫体谅婆婆的那些个小心情。

    就这么的,一直到了十月末,第一场带着寒气的冬雨稀稀拉拉的落下来,今年的秋猎也终于结束了,青梅的地窖里也挂起了好几排用草绳穿起来的腊肉。

    地窖的角落,还有江燕子的娘特意用自家油盐酱醋给青梅做的一小罐坛子肉。

    因为青梅每次都要跟着进山,每次分到的野味都来不及处理,江燕子主动包揽了这个活,跟她娘以及嫂子一起腌自家腊肉的时候就帮青梅一起做了。

    对江燕子,青梅还是挺信任的,毕竟到目前为止,她跟老支书一家的关系,都是她从老支书家得到好东西。

    这样单箭头的关系,在青梅眼里就代表着老支书一家都是绝无仅有的大好人。

    今年的雨水有些少,这让屯子里的老人们忍不住泛起了嘀咕。

    屯里的地已经都收拾妥当了,大家也没啥需要干的,今年上工挣工分的任务告一段落。

    这天早上,断断续续的小雨还在下,从昨天下到了今天。

    不过大家一点都不介意,纷纷兴高采烈地冒雨前往场院集合,因为老支书昨天傍晚就让江会计来通知大家了,说今天上午要分口粮。

    虽然一年到头主要的嚼头都是出自山里,可地里种的却是不可或缺的主食,大家就盼着能分到些粮食,过年的时候能吃顿闷干饭,一年也就圆满了。

    青梅也挺振奋的,不过掰算了一下,她今年的工分不是很理想。

    算了,等到明年一定要努力上工挣工分!

    “刘得胜,一百二十三个工天,一天十工分……”

    “青梅。”

    念到青梅,江会计抬头朝站在面前的青梅笑了笑,而后低头继续念,“一百二十个工天,一天十工分,一共……扣除赵三明缺的……”

    “领十斤饭豆,十五斤斤苞米,两斤黄豆,五斤核桃,五斤大枣,十斤木耳蘑菇……”

    青梅本来就缺少表情的脸绷得更紧了,抿着唇盯着江会计写在本子上的字。

    也是这时候,青梅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家里要是有个光吃饭不干活的人,是要扣其他人工分的。

    青梅:“!!!”

    人的记忆区是十分奇妙的,像是一些被大脑主人判断为习以为常的事物,记忆区就会自动忽略,除非有个什么点触发,这个记忆才会浮现。

    在原主的认知里,赵三明不干活就要扣她工分,这个就是习以为常不值得多想的事。

    而青梅得了原主的记忆,因为一直阴差阳错也没听人提起过这事儿,在此之前居然都没想到还有这个事。

    满心欢喜要领粮,结果最后因为赵三明的缘故,就领回去拢共三十多斤杂粮,木耳核桃那些对于山里人来说都不是啥稀罕货,不管饱,多是留着拿去镇上卖到供销社。

    青梅浑身的喜气化作火焰,腾腾腾直线升腾燃烧。

    江会计忽然觉得有点冷,疑惑地抬头看了看天,想着大概今天下的是雪雨吧。

    扯紧了薄棉衣,江会计继续喊下一个人的名字,而青梅也板着脸去旁边默默领了属于自己的口粮。

    三十多斤,一个冬天,五个来月,越想青梅越觉得自己现在分外想念赵三明,恨不得他立马就回来。

    可不就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嘛,青梅拎了粮食回家,当天傍晚天黑到一半的时候,赵三明真就鬼鬼祟祟地回来了。

    当时青梅正坐在灶膛前烧火,院门吱噶一声,有人蹑手蹑脚进了院子,又一声吱噶,院门被关好,来人立刻一溜烟儿就跑了进来,就像屁股后面有恶狗在追。

    青梅全程淡定地坐在木墩子上,默默往灶膛里添里一根粗一些的柴火,免得待会儿她忙起来没空照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