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植物间谍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大豆起源于华夏,这同样是中外学者公认的,全世界的大豆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引自华夏。】

    【因为大豆在华夏名叫“菽”,许多国家文字中大豆一词的发音与“菽”相似】

    【国内部分考古学者认为,早在8000年前,大豆已经被华夏居民开发。】

    “8000年前华夏是什么时候?”嬴政难得有些茫然了。

    天幕之前讲四大文明古国对比时,好像也没说过华夏八千《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4484元每吨,华夏光成本就多花了1596.1亿元。】

    1596.1亿元!

    是多花了千亿元,不是只花了千亿!

    如此巨额的成本,让不同朝代的帝王一阵阵的窒息。

    嬴政快速回忆着当年踏平六国后从六国宫廷带回大秦的黄金和其他宝藏,就算不知道后世的货币与黄金如何换算,但怎么算,哪怕按秦半两换算,也凑不了千亿。

    是大秦太穷,连海外的大豆都买不起吗?

    不,是后世的人口太多,需要的大豆太多,进口量太大太大。

    刘彻脑海里光是想象一下1亿吨的大豆,觉得可以把匈奴人淹死在大豆里;

    再想想千亿的五铢钱,感觉自己也要被淹死了。

    再想想千亿的钱是给国外买大豆的,刘彻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大汉一定要好好种大豆!大汉只能赚别人的千万亿,只能去赚别人的黄金!”

    李世民心疼地眼眶湿润了:“诸位爱卿,大家要好好种地,好好种大豆。”

    大家都是有田地的,今天不好好种地,明天他们的后代连大豆都要花这么高的天价去买,太不值了!

    朱元璋捂住胸口,想着大明如今国库的储备,再次感受到了大明的贫穷。

    哪怕是被天幕夸过富裕的仁宗朝,君臣一片哀嚎。

    这么多钱,干什么不好,竟然只是用来买大豆!

    好多钱啊!好亏啊!

    【华夏本土的大豆,主要特点是蛋白高而出油率低,远低于进口大豆的出油率。油料生产国内原料供给不足,大豆压榨企业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

    【同时,华夏国内植物油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大豆油消费是华夏居民食用油消费的半壁江山,不得不重视。】

    国产大豆更适合用来做豆制品和酱油,在1990年以前也有部分出口到日本,但是日本嫌弃华夏大豆制作的豆腐偏黄色,选择用美国大豆做豆腐,用华夏大豆做日本酱和纳豆。

    到1990年以后,日本把原料从华夏产转到北美,也开始全面使用美国大豆。

    哪怕是国内,进口大豆也主要用在食用油上。

    【进入21世纪后,虽然国产大豆的年总产量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但是远远不能满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西羚墨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里的事。

    如果不是大豆长得好,就家里那点粟,全家早饿死了。

    粟米饭口感好,味道也更好,他不喜欢吃吗?但是奈何产量低,也不知道学着天幕堆肥之后,产量能不能提高点。

    【汉朝时期,粟和麦的主食地位上升,大豆种植面积开始下降。】

    【汉武帝时期,大豆的种植比例从战国时期的25%下降到8%左右,但是种植范围更加广阔,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西到四川,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西羚墨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