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十四章 良知两更合一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对的。看到小人就应该去批评他?

    [.me]『来[小$说路上]$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me,斗争他,而不是接受他。

    司马光说孟子你这样说才是不对,伯夷非隘,柳下惠非不恭,这是他们的处事方法,而且孔子当年都是大力赞扬过的,你身为孔子的传道之人,连他老人家说得话也反对吗?

    章越听了一晒,司马光真不愧是原教旨主义者,孟子继承孔子的道统,却是提高和批评的继承。你司马光啥都抱着不放。

    章越只是道了一句:「十二丈言《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有吕半朝之称,而鲁氏乃前参政鲁宗道之女,出身名门,性子非常清高,平素也是教子极严,对子女说过‘诸子出入,不得入酒肆茶肆"。

    但到了这时,鲁氏亦不免患得患失,并插手女儿女婿的家事。

    此举虽有些过分,但吕公著知道后也没有说什么。

    这时吕公著听得房间内,章越与司马光再度辩难。

    司马光道:「孔子不谈性命,但孟子之误最要紧还是在人性善恶之论上。」

    程颐听了面色一肃,为了挽救儒学衰败的风气,弥补儒家不谈性命之学的缺点,北宋谈性命之学风气很重。

    不仅王安石谈,他程颐兄弟的洛学也谈,张载的关学也谈,以及蜀学(苏洵,苏轼,苏辙)也谈。其实程颐心底是支持章越选孟子为道统,而不是当时如司马光等人普遍支持的杨雄。

    但是杨雄当时地位颇高,与孟子仿佛,儒者谈道统论时,不是支持杨子即支持孟子,反正没有人谈荀子。

    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

    因为性恶和性善是儒家和法家的核心矛盾,这是儒家的根本不可弯曲。

    ……

    走廊上。

    吕氏抱着孩儿问吕公著:「爹爹,三叔到底与司马十二在辩什么?这孟子关乎国家大事吗?」

    吕公著道:「你这还不明白,若是度之这孟子七卷正义修成,将与论语并列,此后势必将孟子升格为与孔子并尊的地位,下一步就是孟子陪祀圣庙了。」

    「此举如同为度之【正了名】,也为了变法【正了名】。此乃是王介甫乐见,也是君实所不乐见的。」

    「论到正名,君实和度之都是此中高手,二人相斗必定是丝毫不让。章三要捧孟子,司马十二必然非之。要论这天下治统在汴京,道统在洛阳或汴京却不一定呢。」

    洛阳当时确实文化昌盛,也是反对变法官员的大本营。

    吕氏道:「原来是如此。爹爹你帮谁?」

    吕公著闻言摇了摇头道:「君实是求全的人

    ,而我还是想为天下做点事的。」

    ……

    司马光道:「孟子云,人无有不善,此孟子所言之失。丹朱,商均所幼即长所见皆乃尧舜,不能移其恶,此能言人性无不善吗?孟子主善,荀子主恶,都是得其

    ?me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幸福来敲门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