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龙计划之八:马六甲(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获还是很大的”

    “哦?怎么讲?”

    “大清虽然有禁海之策,但在广东、福建一带,因为吃不饱饭或想出海闯荡一番者大有人在,何况大清建国时有不少明人不愿接受清人的统治早一步到了这里”

    “一年多时间过后,我的心里大概有了一个谱”

    “哦?”

    “南洋一带,前述各地的华人加起来不下百万,其中巴达维亚有十余万,婆罗洲有三十余万,这马六甲各苏丹国加起来恐怕也有几十万,其中最多者自然是北大年”

    “那里是女苏丹执政,御下极宽,华人最多,几乎占了一半,当然了,怎么少得了如今被广南国国王封为河仙镇总兵、国公之位的港口国?那里也是几十万人”

    “安不纳群岛也还有几万人”

    “苏兄也见到了,这马六甲城至少有三成的人都是华人”

    苏哈对这些并无兴趣,他反问道:“罗兄如此兴致勃勃,可有什么想法?”

    罗芳伯说道:“我原本这次回去后便准备在家乡招募一些愿意出海的人去婆罗洲,在坤甸附近有金矿,有不少华人都在那里挖矿炼金,大部分人都赚得不少,可比在嘉应州那穷山恶水的土里刨食强太多”

    “在下自幼习武,有一帮交心的兄弟,婆罗洲的土人远不如爪哇岛的强悍,在那里淘金并不会受到太多的干扰”

    “现在呢?”

    “唉”,罗芳伯突然长叹一声,“十余年前,爪哇岛的荷兰人对我华人大开杀戒,血流漂杵,白骨枕藉,令人悲愤不已”

    “时下荷兰人又突然对前来投奔的华人好了起来,以我观之,彼等蛮夷实在不怀好意......”

    他突然住口了,看着苏哈有些不好意思。

    苏哈笑道:“不妨事,我特鲁琴王国通行汉话,推行汉话,文化昌盛,岂是番邦小国能比的?”

    罗芳伯轻咳一声,继续说道:“确实如此,能在水陆两路大展雄威者自然非普通之国”

    “我发现在婆罗洲淘金者虽然大多是华人,但相互之间也时常纷争不已,有时候还大打出手,又想到爪哇岛之事,更是悲愤莫名,便决定这次回去后再来时一定要将其全部统一起来,制定规章,约束行动,一致对外”

    “这才有可能避免爪哇岛的覆辙,但这件事谈何容易,回去之后到底来不来还不一定,那婆罗洲也有一个文莱苏丹国,虽然对华人尚好,终究是寄人篱下”

    “彼人普遍信仰回教,与我等风俗习惯不同,单纯淘金尚可,将华人聚起来显然又是一番景象了”

    “今日见到苏兄,心里顿时有了另外的想法”

    “哦?”

    “在这南洋一带,以西洋人最为厉害,他们船坚炮利,可以不用贴着海岸线就能航行无虞,虽然人手不多,但也占下来偌大的地盘”

    “当地土人中,自然以大清的藩属国,咳咳,估计是名义上的藩属国,我观其并不忠诚,缅甸、越南两地最为强悍”

    “再就是爪哇岛的马打兰人了,他们是屠杀我华人的帮凶”

    “要想在西洋人、土人之间立足并不容易,但如果有特鲁琴来牵头就容易得多,贵国的实力不亚于西洋人,本身武力也很强悍,只要找到一块立足的地方,不愁有大量华人来投”

    “这是为什么?特鲁琴虽然说着汉语,但终究是蒙古人为主的国家啊”

    “原因很简单,华人虽然普遍善于经商,又颇勤劳,但毕竟人丁单薄,又分散在各地,依旧处于西洋人、土人之下,贵国虽然是以蒙古人为主的国家,但与南洋的土人相比,面目无论如何还是接近一些”

    “加上又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自然又亲近了一些”

    “若是能找到一块既能方便通商,又能大量耕种的地方,竖起特鲁琴的旗帜,无须将所有的华人聚在一起也能呼啸南洋一带了”

    苏哈心里一动,“罗兄心里显然有了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

    罗芳伯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其一自然是婆罗洲,那里地广人稀,可开垦的土地还很多,不过该地并非通商要冲”

    “要论要冲,自然是这马六甲岛了”

    (马六甲岛,指的是马来半岛)

    “其北面是暹罗、真腊、广南,南面是亚齐、巴达维亚,东面是婆罗洲、吕宋诸岛,又处西洋人必经之海峡要道,自然称得上通商要冲”

    “岛上还有几个苏丹国,不过大多数都势单力孤,荷兰人又上下其手,在其中左右挑拨,并无一个强大的势力,眼下稍显强大的就是实际上控制柔佛苏丹国的武吉斯人了”

    “他们原本是柔佛人招来对付对岸的亚齐人的,没想到却是引狼入室,人家现在反客为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