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时空武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畅读更新加载慢,有广告,章节不完整,请退出畅读后阅读!】

        
    张若尘将真气运至右臂,五指捏拳,一拳击向地面。




     “轰!”


     一声巨响,地面猛然一震,出现一个直径三米的大坑!


     大坑的周围,全是碎裂的痕迹。


     观察这一拳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张若尘大概能够预估到自己现在力量,自言自语的道:“不使用龙象般若掌,能够爆发出七十八牛之力!若是使用龙象般若掌,应该能够爆发出八十八牛之力。”


     “我现在才刚刚达到黄极境大圆满的境界,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说不定有机会达到一百牛的极限力量。”


     在黄极境,没有人可以超越一百牛的极限力量。


     可是,只要武体足够逆天,就能无限逼近一百牛,甚至是达到一百牛的力量。


     上一世,张若尘在黄极境的最强爆发力,达到九十四牛。在八百年前的那个时代,代表着黄极境的无敌。


     既然已经达到黄极境大圆满,接下来,还想要提升自己的力量,会非常艰难。每提升一牛的力量,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以我现在的实力,应该可以横扫那些黄榜武者了吧!”


     “我来试一试魂脉的力量!”


     魂脉,三十六条经脉中最为特殊的一条,连接着肉身和灵魂。


     对于一般的武者来说,灵魂是相当玄乎的东西,真实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


     张若尘盘坐在地,呼吸吐纳,平心静气,全身心的去感受气池中的那一股祭祀的力量。


     那一股祭祀的力量,是从血精之力中分离出来,就像是一条血红色的细小河流,穿梭在气池中。


     这就是魂脉!


     “哗!”


     将真气注入那一条血红色的魂脉,魂脉开始颤动起来,冲破头顶,就像是一道七、八丈高的红色光柱。


     一个与张若尘长得一模一样的灵魂虚影,出现在头顶上方,完全被红色的光芒包裹,似乎也在呼吸吐纳。


     当然,这样的景象,只有张若尘自己才能看到。


     若是外人,只能看到张若尘盘坐在地修炼,根本看不到红色光柱和灵魂虚影。


     收到灵魂力量的影响,整个院落挂起一阵阵阴风,发出呼呼的声音。


     “居然真的可以沟通灵魂,太奇妙了!”


     “只有天极境的武者,才能灵魂出窍,我才黄极境大圆满就做到了!”


     张若尘的肉身和灵魂是由魂脉联系在一起,魂脉有多长,灵魂就能离体多远。天极境的武者,则没有这样的束缚。


     张若尘现在的修为实在太弱,魂脉只有八丈长。也就是说,他的灵魂最多只能离开身体八丈远。


     要知道,天极境的武者的灵魂,最多可以离开身体一百里远。只需要一个念头,就能知道数十里之外发生的事。


     而且,天极境的武者,还能调动真气淬炼自己的灵魂,使灵魂壮大,变成武魂。


     调动武魂的力量,就能够操控天地,借用天地灵气向敌人发起攻击。


     所以说,每一位天极境武者,都是一位武道神话!


     要知道,张若尘曾经可是天极境大圆满的强者,自然是将灵魂修炼成了武魂。而且,还是罕见的雷电武魂。


     可以将天地灵气,转化为雷电之力。


     也就是说,张若尘现在就能够调动天地灵气,施展出雷电之力。当然,也只能调动方圆八丈之内的天地灵气。更远的地方的灵气,就无法调动了!


     “雷电之戈!”


     张若尘按照前一世的手法,调动天地灵气,想要施展出雷电之力。


     可惜,失败了!


     “怎么会这样?我虽然重生到八百年之后,可是灵魂的力量,并没有减弱,怎么会无法施展出雷电之力?”


     张若尘陷入苦思,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道:“难道说……我的神武印记变成了时空神武印记,武魂也跟发生了改变?”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张若尘将封印在乾坤神木图中的小黑放了出来,将心中的疑问说出,向它询问。


     “黄极境大圆满的境界,就能灵魂出窍?而且,还将灵魂修炼成了武魂?骗谁呢?”小黑不相信张若尘的话。


     随后,它又道:“只有天极境大圆满的武者,才能将灵魂修炼成武魂,你当本座没有常识?”


     张若尘也不解释,直接盘坐在地,将真气注入魂脉。


     “哗!”


     一道八丈长的红色光柱,从张若尘的头顶冲出来。


     灵魂虚影,悬浮在光柱之中,长得和张若尘一模一样。


     灵魂出窍!


     别的武者,的确无法看到张若尘的灵魂虚影。可是,小黑却不同,它的眼睛与常人不一样,眼力超凡,居然能够看到悬浮在光柱中的灵魂虚影。


     “你……你的灵魂……竟然真的达到武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